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OO6年经济和投资形势

2005年国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利用信贷和土地调控经济和投资的发展,继续对投资“有保有压”,使我国经济从2004年3月之后开始的经济和投资增长回落延续到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从6月份开始放松了对货币的控制,使我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在下半年有所回升。如:M1的增幅从5月份的10.4%增加到9月份的11.6%,M2的增幅从5月份的14.6%增加到9月份的17.9%;改变了金融机构上半年新增贷款数量一直低于去年同期的状况,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3亿元,同比多增95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加195亿元;企业效益情况好转,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5月份的167.28,上升到9月份的1 71.9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42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从5月份的15.8%上升到9月份的20.1%,企业亏损额从5月份的增长56.1%下降到8月份的53.1%,但在9月份又回升到57.6%;产成品的资金占用增幅从5月份的19.4%下降到9月份的18.8%;前3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上升,从1—5月份的增长26.4%上升到1—9月份的27.7%,1—9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7.9%,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3.6和2.5个百分点。
  
  如果到年底都采取这样的调控力度,预计全年GDP的增长将保持在9.3—9.5%,投资增长在20一25%之间,消费增长在11—12%,出口总额增长25%左右,进口总额增长2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2%之间。经济发展仍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高增长和低通胀时期。
  
  一、2006年经济和投资发展的形势
  
  2006年是我国执行“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国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有一个好的开端将对整个五年规划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和问题:
  
  1.经济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
  
  1998年到“十五”前三年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使我国彻底摆脱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2004—2005年的宏观调控,则使我国避免了经济出现迅速进入高涨期而可能出现的物资全面紧张和通货膨胀的状况,为延长我国经济发展的景气期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状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从人均1000美元向人均3000美元的快速发展期,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针的指导下,“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调动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国家和各地都正在制定科学性和可行性较高的“十一五”规划,这些规划的执行将促进我国总体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改革开放带来新的活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正进入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攻坚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贯彻执行,对调动各方面投资和建设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将被逐步破除,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随之降低,效益则会不断提高。2006年,伴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步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发展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近几年我国经济总量、招商引资和外贸进出口快速发展的实际表明,我国已适应了加入WTO之后的新变化,能够抓住机遇并改变不利的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取得好的成绩。
  
  3.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更加扎实,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都十分充足。
  
  资金:从我国金融系统账面上看,到2005年9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99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09万亿元,存大于贷8.90万亿元,扣除准备金、国债和其他科目的占款4万亿元左右,仍然还有4万多亿元左右空闲,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超过1万亿元的资本金,则空闲资金达到5万亿元以上,另外还有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说我国的财力是充足的。
  
  物资:除了石油和一些矿产资源之外,我国各类物资的生产能力在近几年都获得了快速增长,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远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这是我国物价指数保持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
  
  人力:我国是劳动力富裕的国家,近几年大学生不断扩召,高素质的人才也出现富裕的现象。
  
  基础设施: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的承载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比较紧张的能源供应预计在2006年将全面缓解。
  
  可以说,经济发展要素的各方面都能够保证我国明年经济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4.企业的活力增强
  
  经过近几年市场经济的磨练和加入WTO之后的国际竞争,我国各类企业的经营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经过改制和改组,我国国有企业的队伍不断精练,实力更加雄厚,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许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民营企业在“十五期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但基本填补了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出现的空缺,而且在进军高科技领域和垄断性、准公益性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
  
  5.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获得提高
  
  国家在“十五”期间采取的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逐渐取消农业税,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科技支农,支持农民多种经营和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等措施,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保护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6.需求不足可能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2006年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老问题之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是再次出现较为严重的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是:近3年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大部分在2006年前后形成生产能力,但我国的市场需求没有及时跟上,扩展能力有限,绝大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投资难以回收,企业亏损面扩大。同时由于大多数行业的盈利前景不佳,使企业难以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受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继续下滑。
  
  企业从盈利步入亏损,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农产品价格在2004年快速增长之后,已趋向平稳或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也将下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增长水平下降将影响消费的增长。
  
  2006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将放慢,我国的汇率调整和准备把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并轨,对我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的国家和限制的产品种类有增无减,以及连续几年出口快速增长构成的高基数等一系列原因,将影响世界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出口需求的增速在2006年可能出现较大的下降。
  
  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同时放缓,必然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并带来就业困难和人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二、2006年的经济和投资增长预测
  
  2006年的经济发展还有许多难以确定的情况,如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的影响等等,但从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仍然起较大的作用。
  
  我们认为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同,2006年经济发展可能有两种可能(见下表)。
  
  注:表中的适度是指在财政和货币比较宽松的政策,取消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些限制性政策(见后文的建议部分);偏紧是指继续实行今年5月份以前的调控政策。
  
  三、2006年相关政策的建议
  
  2006年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是我国较快地进入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进入经济周期的原因是盲目的投资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而较快地进入下行阶段是因为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之后没有为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
  
  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周期波动和在2006年之后经济出现快速回落,要在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周期波动的措施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经济出现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投资决策的盲目性。防止投资盲目性的重要办法是提倡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信息供应及时而准确。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近五十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周期频率和波幅逐渐变小,景气时期拉长,没有出现严重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投资者获得决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有极大的改善,使其决策基本摆脱了盲目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各类投资主体对投资效益的追求已成为投资的重要准则,但由于信息缺乏而经常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包括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这一方面要求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要只看眼前的市场供需情况,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另一方面要求建立为投资决策者提供及时而准确参考信息的社会条件。
  
  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筹建为全社会服务的国家级投资信息系统
  
  该系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库,汇总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各项有关投资的法律、政策和规定;收集国内各种与投资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以及国内外发表的对我国投资问题有见地的观点和文章,供有关的决策和研究人员查询、使用。二是投资统计数据库,供投资者查询;要充分利用统计部门和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所获得的信息,及时汇总,充实数据库。
  
  另外,国家各行业部门的信息中心、情报中心都有很多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技术发展供给和需求信息,但大多数都闲置无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应该由国家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将这些系统纳入国家投资信息系统或建立联合网络,使各部门的信息都能为全社会服务。
  
  2.加强信患弓l导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投资信息发布制度。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对一些行业的投资信息和发展前景进行通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引导办法,应该坚持下去,定时发布并增加信息量。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信息中介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国家,专业化的投资信息和决策服务中介不但可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信息,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科学决策。我国目前从事投资信息和咨询中介服务的单位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需要大力发展并提高服务质量。国家应该采取优惠的政策鼓励建立这类中介机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规范、资质认证和考核。
  
  3.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形象,非常关注投资项目的建设,大量开发区的出现和类似于“铁本项目的扩大投资规模都是地方政府的“杰作’’。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往往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公共品投资不以公众需要为目的,而是取决于领导者的意志和利益取向,导致出现所谓的“首长工程”、“形象工程。这些投资决策不仅造成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和资源的浪费,而且败坏了政府形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进行教育之外,国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禁止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的投资,政府投资决策必须遵循规定的程序并加强人大、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对违规的政府主要领导人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建议国家抓几个典型案例,起到“惩一警百”的作用。
  
  (二)防止2006年经济出现大幅回落的措施建议
  
  政府对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的职能是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即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对于2006年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下滑,建议采取以下4个方面的措施
  
  1.切实贯彻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我国200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执行了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上没有实现金人庆部长在答记者问时提出要“让市场主体一企业的‘包包’里多一点钱(减税),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建立经济自主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的控制只是在6月份许多专家预计将出现通货紧缩之后,才稍有放松。希望2006年能够切实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2.继续发行建设国债
  
  利用未来的钱(国债)为今天的建设服务,改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是各国政府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为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而普遍采取的办法,目前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法国,每年仍发行国债用于政府支出。我国从1998年开始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摆脱经济不景气的状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表明发国债用于政府需要承担的建设是正确的。在我国仍然主要是“吃饭财政’’和赤字很大的现阶段,继续发行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是必要的。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适当调减国债项目投资规模’’要落到实处。在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各项公益事业、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设仍然需要国家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用于建设的资金(包括财政性资金和国债)总规模要逐年增加,而不是减少。希望2006年建设国债的发行数量仍然能够保持在800亿元以上。
  
  3.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防止经济快速下滑,必须加快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融资难。近两年的货币紧缩政策使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更加困难,导致资金“体外循环”和民间借贷迅速发展。
  
  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一个合理的体系。主要表现是大的太大,中小的太少,民营银行还有几个,没有私人银行。从世界各国来看,企业有大中小,银行也有大中小,各国的金融体制差不多也都是大银行为大企业提供服务,小银行为小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我国民间有很多资金,各地的民间投资大部分都是靠民间集资,有许多是不合法的集资和放贷,而且利息很高,月息一般在1%一2%,按年息算达到12%一24 9/6,虽然银行的贷款年息要低得多,但是民间投资者借不到银行的钱,只能使用高利贷。
  
  如果国家在民间金融发展方面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允许并鼓励建立和发展中小银行,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不是入股),或由资本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发起和组建,或由现有的中小银行建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入股这些银行。这些银行应该是地域性的银行,将营业范围限制在一个县或几个乡镇,为本地的中小企业服务。因为是限制在本地,银行对企业的情况信息掌握比较容易,可以不需要担保并简化贷款手续,减少贷款风险,出问题也好处理。
  
  二是允许比较规范的地下金融组织合法化和公开化。近几年在我国县及县以下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地下钱庄或类似的民间集资和融资机构。除了有一些是从事坑蒙拐骗和洗钱业务,应该取缔之外,大多数机构的内部都建立了相对公平和守信的交易准则,取得了存款人和借贷者的信任和支持,承担起资本市场的职责,对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典型的是浙江温州,据说当地经济发展的60%以上的资金都是靠民间集资提供的,其他地区虽然没有温州那么多,但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状况可以反映出民间集资的情况。
  
  让民间金融机构公开化和合法化,一是可以填补我国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的短缺,为中小企业提供合法的融资渠道,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二是有利于规范和监管民间金融机构的运作,防止坑蒙拐骗的现象发生;三是有利于民间金融市场按经济规律运行和开展竞争,防止高利贷的产生;四是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了解民间资本的流动;五是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
  
  无论是建立中小银行还是让民间金融机构公开化和合法化,都需要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好相关的规则,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关法规,对组建的基本条件、管理制度、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监管办法等等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准入和利率等方面给予较大的灵活性。
  
  4.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在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住房仍然是我国供不应求的产品。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后,城市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房地产业提供。房地产业是产业链上下延伸较长的产业,可以带动多种生产资料生产行业和一系列消费品的需求,各国都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近几年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2004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为18.78%,在有些地区甚至超过50%,今年国家对房地产投资的整顿和限制,已使房地产业的投资增幅下降,1—9月增长下降为22.2%,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5.5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下降的幅度还要加大,必将对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2006年的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衣、食、行已基本不成问题,而“住”的需求仍然远大于供给。由于土地、原材料、人工的价格会一直上涨,居民对更高住房质量的要求等等,想让房价降下来是不现实的。在房价方面,政府的职责是防止“哄抬,,房价获取暴利的行为,而不是控制需求和制止房价上涨。各地政府物价部门应该通过调查和测算,对本地价格远超过成本上升的“垄断性”价格行为予以制止甚至惩罚,而不应该由中央政府出面,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住房价格进行调控,不要因个别城市的房价快速增长,而限制所有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
  
  目前政府采取的一些政策,如提高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等等,基本上是针对消费者的,起到抑制较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的作用,而对获取暴利的开发商和不需贷款直接购房的高收入者基本没有影响;取消“预售制”会限制财力较为薄弱的中小开发商开发房地产,将影响广大中小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控制土地的政策是对的,但不要成为土地价格上涨的原因,因为土地价格上涨的最终承受者是购买住房的居民。可以说,目前已出台和准备出台的控制房地产的政策只能起到制止需求和供给的作用,不利于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受到损害的是需要住房的居民和实力较弱的中小开发商,而对需要规范的获取暴利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开发商不起作用,而且由于抑制了大多数中小开发商,反而会加强大开发商的垄断地位。
  
  目前采取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已引起各方面的非议。实际上经济适用房是无法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因为我国目前低收入者的经济实力购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国家的补贴大部分被高收入者享受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新加坡、香港等等,都是采取政府投资补助建“廉租房”的办法,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建议国家把目前的“经济适用房”政策改为“廉租房’’政策。廉租房可以建得简陋一些,每套面积在20一50平方米之间,租给真正缺乏住房的城市低收入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和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住房较为简陋,造价低,不会增加政府太多的财政负担;收入稍高的居民也不会去抢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彩票累计销售额5796.96亿元,同比增长36.51%;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彩票3084.78亿元,同比增加345.79亿元,增长12.6%。分机构看,2023年全年福利彩票机构发行销售彩票1944.41亿元,体育彩票机构发行销售彩票3852.55亿元。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安责险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换代升级是未来趋势

我国安责险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换代升级是未来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产品自主注册平台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9月19日,保险公司在售的安责险产品2265个。2020年8月底,保险公司在售的安责险产品达1686个,2019年8月底在售安责险产品1148个。未来,针对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要求,各险企可能会对这些安责险产品进行换代升级,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多

2024年10月25日
免签政策+城市IP流量撬动等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持续升温 市场未来可期

免签政策+城市IP流量撬动等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持续升温 市场未来可期

2023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在疫情防控转段背景下呈现强劲复苏局面。2024年旅游市场加速复苏。2022年底外部环境优化后,国内旅游市场进入复苏阶段,2023年全年基本保持稳健复苏,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亿,同比增长93.3%。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未来供应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未来供应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体量不大,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保持较快,随着未来企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会更加广阔。截止2023年,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48.91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4年10月17日
我国消防行业:多重驱动因素下市场稳健发展 企业竞争可分为四大集群

我国消防行业:多重驱动因素下市场稳健发展 企业竞争可分为四大集群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91.41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