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纸不同于传统手工纸,在清末及民国时期由欧洲及日本流入中国,是指在各种类型的造纸机上抄造而成的纸和纸板,其定量稳定、匀度好、强度较高。但自2018年以来,受多因素影响,我国机制纸及纸板市场出现下滑态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纸及纸板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
根据资料显示,受到原材料供给收紧和下游需求不振的影响,2018年我国造纸及纸制品行业整体营收1.37万亿,同比下滑9.7%。与此同时,受行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利润空间缩减的双重影响,近年来我国造纸和纸品企业数量不断减少,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数量6672家,比2017年底减少了9家。
在产量方面,创近几年来产量新高,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下游需求减弱的影响,2018年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为11660.58万吨,同比2017年下降了881.43万吨。到2019年1季度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为2746万吨,同比增长0.3%。

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华南、华中地区是我国机制纸及纸板主要产量区域。分省市来看,2018年我国机制纸及纸板生产前五大省市分别是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福建省,其中广东省以2094.55万吨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总量的18%。


从销售来看,2018年全年机制纸及纸板累计销售11585.76万吨,同比2017年下降了699.92万吨,累计产销率99.9%。


从出口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均出现下滑趋势,2018年出口数量为565万吨,同比2017年下降87万吨,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出口金额70.06亿美元,同比减少4.46亿美元。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与我国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历史交汇的重要阶段,是国内造纸工业实现产业升级、由大变强、由快转好的关键时期,坚持创新驱动至关重要。
随着国家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各个省份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这将对现有造纸企业的产品、区域结构等带来改变,并对部分造纸厂商生产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市场格局。
行业发展趋势 |
|
供需趋势:需求增加,供给结构优化 |
造纸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造纸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文化、生产、国防各个方面,其产品用于文化、教育、科技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随着经济的回暖,各行各业的纸需求都会回升。而从供给上看,随着环保措施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造纸行业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将显著改善,供给结构将不断优化。未来,造纸行业供需将呈趋紧态势。 |
产品趋势:造纸是传统产业,但产品不再传统 |
从历史发展和公众认知来看,造纸业是传统行业;尽管通过技术与装备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但大众日常熟知的印刷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等主要大宗产品的产品形态和功能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然而,随着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加,纸和纸板产品将不仅仅以传统形态直接出现在生活中,可以以功能性材料存在,如目前已经应用的建材行业复合木地板使用的装饰纸、飞机高铁使用的芳纶蜂窝纸、汽车和空气净化器用的过滤纸等。未来,造纸业的产品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产品类型将更加丰富。 |
原料供给趋势:企业去海外布局制浆、造纸 |
针对国内造纸行业海外原材料依赖较严重,而废纸进口又受限,导致原材料受限于海外市场等问题,众多企业开始纷纷布局海外产能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部分龙头企业凭借显著的资金实力优势,已经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产能布局或建设原料基地,以获得充足的原料供给。其中,玖龙纸业、理文造纸、山鹰纸业、太阳纸业均加速海外布局,通过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林木资源丰富、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产能布局,以获得成本优势;通过在美国地区布局以便于获得高质量外废原料。此外,恒安国际、金光APP、亚太森博、中国纸业、正隆纸业等企业也在加速海外产能布局,预计未来国内造纸企业的海外产能布局还将持续。综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去海外投资建厂,中国的造纸业有一部分将转移到海外。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