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发制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发制品的主要材质 |
|
人发 |
人发制品从原料上主要分为辫发(即我们经常说的保鳞发)和泡发,由于辫发的成本较高,现在人发产品主要是用泡发做的,随着现代工艺的完善,从外观上两种头发没有明显不同,但手感是很不一样。 泡发因为过酸处理,没有了鳞片,虽然显得比较顺滑,但却大大的减少了使用时间,鳞片是头发的一层保护层,过酸的工艺能把80%甚至100%的鳞片去掉,但如果进行了倒根处理,却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
化纤 |
化纤就是化学纤维,颜色比人发要亮,质地比较硬。使用时间较短。 |
动物毛 |
动物毛主要采用马尾和其它动物的毛发。 |
黑人由于生理原因对发制品需求最为迫切,非黑种人群以装饰性为主要需求。黑人由于生理原因,头发自然卷曲,紧贴头皮,质地坚硬,难以梳理成形,而且生长缓慢,如果仅从自然发型来看很难辨别是男是女,www.leadingir.com严重影响黑人女性对美的追求。白种人佩戴发饰品的历史悠久,通常使用发饰品用作美容用途或创造某种时尚形象。亚洲人主要用于掩饰脱发,在日本一半以上的发饰品消费者使用发饰品掩饰秃头或脱发,慢慢也作为时尚配件。

近年来全球发制品市场不断增长,根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制品分会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全球发饰品市场规模已达到121.65亿美金,预计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北美及非洲非裔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发饰品作为流行饰品的趋势,未来全球发饰品将维持增长态势,到2020年将达到约200亿美金。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制品输出国,河南省许昌市是中国的发制品基地,出口量占到全国将近50%。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发制品全球进出口总额约为3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63%,其中出口总额约为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7%。
从主要省市情况来看,河南、山东、湖南、安徽、广东是2018年发制品出口的主要省份,数据显示,上述省份2018年发制品出口占据了全国总额的90.91%。其中河南省的假发出口额为18.60亿美元,占51.37%,同比增幅15.47%;山东省的出口额为7.76亿美元,占21.42%,同比增幅1.05%;湖南省的出口额为3.58亿美元,占9.89%,同比增幅40.06%;安徽省的出口额为1.63亿美元,占4.50%,同比增幅1.78%;广东省的出口额为1.35亿美元,占3.73%,同比增幅7.02%。


从出口地区来看,北美洲、非洲、亚洲和欧洲是我国发制品出口的主要地区,其上述地区占了96.83%。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发制品在北美洲的出口额为14.25亿美元,占比39.05%,同比增幅11.39%;在非洲的出口额为13.37亿美元,占比36.92%,同比增幅20.93%。在欧洲的出口额为2.33亿美元,占比6.43%,同比增幅13.36%;在亚洲的出口额为5.25亿美元,占比14.43%,同比增幅4.01%。


从主要出口国家来看,美国、贝宁、南非、尼日利亚、日本、阿联酋和英国等国是2018年我国发制品主要出口国家。其中美国占据较大的市场,其2018年我国出口美国的发制品总额为14.11亿美元,出口占比38.97%,同比增幅11.34%。其次是非洲的贝宁、南非、尼日利亚,其出口额分别为3.94亿美元、3.76亿美元、3.28亿美元,出口总占比30.39%。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