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环节废水处理难度大。由于纺织制造产业链较长,通常需要原材料-纱线-坯布-面料成品等,印染、制革子行业的染整是污染较为集中的环节,以水污染为主。印染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配坯、退煮漂、丝光、调浆、印花、蒸化机、皂洗机、整理定型等,染化料主要包括活性染料、士林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我们认为环保力度加大将增加印染环节废水处理的成本,对印染企业盈利造成一定影响。
印染工序中功能性后整理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主要来自涤纶分散染料的热熔染色工艺(高温导致一些小分子的染料升华为废气)和棉织物的免烫、阻燃整理工艺(添加的化学助剂在烘焙时释放甲醛等醛类气体和氨气)。传统的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大多采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污染物,但污染物本身的处理仍然是一个问题。废气排放监管难度较大,国家层面仍没有统一管理标准,若未来政府出台政策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
政府的环保力度将进一步趋严,设备升级缩短污染环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一方面,纺织制造行业上游产业链因此提价,从而导致行业整体成本上涨;另一方面,政府出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版)》,对印染、制革行业实施重点管理,在去产能、治理落后产能的背景下,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往往可以很迅速达到环保标准,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市场份额。
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2015 年以来国内印染布产量稳步上涨的趋势,17 年印染布产量 497.21 亿米,同比增加 5.71%。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我国印染布产业提供低污染、高产能的高效设备。
皮革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平均营收能力较弱。2016 年我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利润同比增长-2.43%,增速为 2000 年以来最低水平,因国内外需求均有所回升,2017 年制革行业利润增速略有回暖。由于我国制革行业原材料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鞣制削薄、染色配色、配皮等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人工成本较高,中小企业进入门槛较低,平均收入规模较低。因中小企业研发设计投入较少、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导致行业低端产能过剩,污染现象较为普遍。叠加国家环保政策趋严,龙头企业更有能力达到环保标准,挤出中小企业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
皮革产品兼具品质与档次的特性顺应消费升级需求。一方面物理性能优秀,透气性良好、外观美观,具有较高耐用性,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需求;另一方面生产技术要求高、产品档次需求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我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自 2012 年以来持续下降,2016 年指数开始反弹。皮革制造企业供给端信心加强,有助于加速企业发展步伐。
从国际皮制集团数据来看,全球皮革市场需求正在温和复苏,整体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中国皮革企业有望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轻革产量增速在 2006 年达到峰值(32.80%)后持续下降,2017 年我国轻革产量为 6.1 亿平方米,同比减少 16.98%,开启新一轮去产能周期。如受益于 2017 年寒冷的冬季和中国农历新年的旺盛需求,法国奢侈品集团 LVMH 公布的 2018Q1 时尚和皮具品牌部销售额达 42.7 亿欧元,上涨 16%。同时随着中国皮革行业不断把握消费升级机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国内皮革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我们认为,在新一轮消费升级趋势下,未来我国皮具行业仍有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新一轮消费升级以及城镇化推进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根据欧瑞国际数据,皮革鞣制及辅料市场和箱包及马具规模增速自 2012 年均开始下降,2017 年开始反弹,市场规模达到 556.67 亿美元和 131.65 亿美元,市场规模稳中有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印染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印染行业代表性企业航民股份在今年印染价格上升、环保力度加强等成本上涨因素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趋势下,公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优化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当前股价对应 15 年 PE 为 16 倍。公司业绩及管理稳健,上市以来股利支付率均 30%以上,可作为长期价值投资标的。
从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来看,提高产品高附加值、供应链管理转型、延伸新兴产业能有效延长产业成熟期或转变产业周期。如日本 MORIRIN(森林)纤维株式会社在维持原材料研发主业的同时,积极转型供应链管理,从原材料开发、供应及生产,面料开发、生产及品质管理,商业模式策划咨询,搭建物流体系到全球采购网络布局,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制造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产品。我国纺织制造行业大多已处于成熟期,甚至某些行业处于衰退期,行业转型升级将有效延长产业周期或转型到新的产业周期,实现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如我国印染龙头江苏盛虹集团2017年共有18家分厂,产能20亿米占据市场份额为3.75%,位居行业首位。盛虹承担研制的首套国产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可通过生产物联网,将所有生产指令直接下达给车间,智能化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收到指令后即刻开工生产。“机器换人” +物联网技术,让盛虹人均年产值从 95 万元提高到 130 万元、新产品研发周期从 100 天缩短到 50 天、生产线实际操作人员减少 30%、生产效率提高 30%、产品不良率从 3%降至 1%。 “互联网+智造”将企业的发展模式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失等趋势下,纺织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实施推进,以智能化技术装备为支撑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智能项目投入,大力实施“机器人换人”“标准化+”“互联网+” 等战略,智能纺织将为我国纺织制造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