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看,棉纺行业运行呈现较快回升趋势,但仍面临着原料保障压力增加、中小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等问题。
一、原料价格仍将高位波动
2010年,国内328级棉花年均价达19446元/吨,较2009年增长51.55%;国内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的年均价分别为11139元/吨、20729元/吨,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27.79%、34.91%。进入2011年以来,原料价格仍继续上涨,2月12日,328级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价格较2011年1月4日分别上涨7.5%、16.41%、7.14%。
二、棉花供需矛盾加剧
一是棉花供需缺口加大,预计2010棉花年度棉花需求在110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40万吨,中国棉花协会预计2010年国内棉花产量为665万吨,较上年产量下降2.1%,国内产需缺口加大;二是国际市场可供采购量减少,截至2010年12月30日,2010/11年度美国棉花出口总签约量为316.5万吨,已占2010/11年度美棉预计出口总量(342.9万吨)的92.30%;三是2010年气候异常,棉花品质有所下降,导致高等级棉短缺。
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预测报告
三、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一是高原料价格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货币政策调整增加了信贷难度,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劳动力资源紧缺加剧,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调查,29.3%的企业劳动力成本同比上涨幅度在20%以上,83.8%的企业劳动力资源紧缺;三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
对策建议:
一、加快棉纺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步伐,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扩大非棉纤维和再生纤维应用,提高纤维利用率和制成率;二是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和相应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推进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四是大宗产品要发挥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中小企业要注重特色化经营,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五是推进棉纺企业向新疆等棉花生产基地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稳定棉花市场,保证纺织工业原料供应
一要加大优势棉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财政支持,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二要稳定棉农收益预期,研究采取最低保护价或棉花补贴政策,保证棉农收益;三要大力推进棉花种植产业化和机械化,提高种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四要加强市场调控,推进国内外棉价接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