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季度家纺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因素
根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9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达113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9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44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2010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9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9月,纺织品服装出口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2010年1-9月,家用纺织品出口额为9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对美国出口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对欧盟出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9月份家用纺织品出口13.5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3.2亿美元,对欧盟出口2.6亿美元。
2010年前3季度伴随着我国外贸出口和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恢复性增长,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也保持增长态势。但是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受到棉花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上升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诸多变动因素的影响。
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额虽仍将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利润水平会大幅度下降,出口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国内家用纺织品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
(一)棉花价格飙升,使家纺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下降
自2009年3月份以来,国内外棉价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自2010年9月份以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突破了2万/吨,9月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为22684元/吨,较8月末的18005元/吨上涨4679元,涨幅26%。2010年9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月度均价为19328元/吨,环比上涨1204元;同比上涨6288元,涨幅48.2%。
2010年10月27日当天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达到26205元/吨,10月份月均价为24373元/吨,较9月份环比上涨5045元,月均价涨幅26.1%,创出10年来的最高纪录。
棉价如此快速上涨,并长达20个月持续大幅度增长,使得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的家用纺织品企业难以承受,棉价问题已成为2010年困惑生产企业的最大不可控因素。
进入2010/2011棉花年度以来,9月和10月两个月国内棉花价格仍处于上扬的走势,虽然国家采取抛售国储棉等一系列措施调控棉价,但收效甚微,因此,棉价何时出现回落,现在仍难以预测,第四季度棉价预期还将会出现小幅上扬,但棉价快速上涨势头有望得到抑制,望家纺企业应做应对的准备。
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年度平均价格走势看也不容乐观,2010/2011棉花年度平均价格较前几个年度涨幅较大,与2009/2010年度相比上涨了5620元,涨幅为35.68%,也是十年来历史最高点。
此次国内棉价的上涨与国际棉价保持同步,自2009年3月开始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一路上扬,持续飙升。2010年10月26日当天Cotlook A指数为141.2美分/磅,2010年10月Cotlook A指数月均价为123.72美分/磅,较9月份环比上涨18.99美分/磅,涨幅18.13%,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
国际市场棉花指数(SM)年度均价和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年度均价的走势,在2010/2011年度仍会继续上扬,超过在100美分/磅左右。因此,短期内国际棉价将会持续走高,国内家纺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
由于棉花价格受到种植面积、产量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棉花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也是导致2009/2010年度棉价像一匹脱缰野马,背离价值疯狂上涨的原因,只有缓解棉花供求矛盾,才能真正使棉价恢复正常。
由于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2009年中国棉花产量为640万吨,比2008年减产110万吨,下降幅度近15%,而2010/11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估仍为640万吨。201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棉花产需之间出现了缺口,推动棉花价格大幅上涨。总体上讲,2010/2011棉花年度国内棉花市场将进入高棉价时代,这使得棉花生产和纺织企业的风险加大。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的利润一直相对较低。面对棉价上涨,国内纺织企业不得不在“保利润”和“保客户”之间做出选择,一旦客户大量流失,企业最终必然会倒闭,因此更多企业选择牺牲利润来保住客户,这导致织业的利润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从棉花到成衣制造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棉花纺成纱,织成白胚,经过印染制成面半斗,最后经由服装企业采购制造成衣。棉花、棉纱是纺织服装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一旦其价格飙升,将打破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秩序。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明显,进一步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010年6月18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为6.8275。2010年9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为6.718l,9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跌破6.70关口,为6.6936,到10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912,一个月间升值0.4%。自重启汇改的4个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1.99%。不少机构预测,未来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有望延续。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据第一纺织网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净利润水平仅仅在3%-5%,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许多中小出口企业与国外进口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汇率方面带来的损失无法通过提价来弥补,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将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造成严重的打击,加上劳动成本上涨和国际不稳定的因素,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用工成本提高已成定局,企业压力骤增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为24%。目前,全国31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为870元。唯一没有公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的重庆市,表示已有正在审批之中的上调方案,这意味着,年内全国所有省(区、市)普遍实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已成定局。
新一轮“涨薪”热潮在全国范围内的涌动,多年来增长缓慢的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开始有了明显增长。例如,今年以来,东莞市工资平均上涨20%,最低工资标准也由770元上调到920元。东莞市嘉顺针织厂一线工人工资从每月1300多元涨到了1800元,涨幅超过30%。江苏南通的一家棉纺厂,挡车工的工资从2007年的2500元上升到现在的3200元。
2010年中国进入了最低工资调整年,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劳动力成本普遍提升阶段,第四季度各地主要是进一步落实和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工资的上调、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使利润空间小的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企业的运营压力加大。人力成本上升直接削弱了纺织企业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国内纺织企业压缩成本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明显挤压。
同时,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逐渐增强,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的成本优势使部分订单开始向新兴生产国转移。数据显示,孟加拉国国劳动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时,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时,越南是0.38美元/小时,印度是0.51美元/小时,而我国是1.08美元/小时,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最终是欧美订单转移至周边国家。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正愈演愈烈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1-8月,中国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48起,总涉案金额64.8亿美元。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
2010年10月1-15日半个月时间内,美国商务部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和相关案件多达24起,其中,10月12-15日4天内就发生了9起。2010年美国将会继续围绕着儿童消费品制定相关的法规。
2010年10月13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将对中国产聚酯高强力纱、PET塑料和三聚氰胺三种产品实施反倾销制裁。欧盟业界正在筹备向欧委会提出申请,对来自我国进口的精梳羊毛、床单和户外服装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欧洲服装和纺织组织(EURATEX)也正在酝酿对我国纺织业的所谓“补贴”问题要求欧盟政府向WTO提起申诉。
在美国利用汇率施压中国未果后,中美经济博弈重点正转向实体贸易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双方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会更高、范围会更广,必将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影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