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哈萨克斯坦纺织业的现状及前景

中亚是独联体重要的产棉区,也是原苏联纺织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苏联解体后,该地区的纺织业呈逐年萎缩的趋势。这种不断衰退的现象在哈萨克斯坦表现的尤为突出,与其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哈萨克斯坦纺织业现状

  哈轻工业协会资料表明,近年来哈轻纺工业不断萎缩。2002年纺织和轻工产品占哈工业产值1.7%,而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下降到1.3%及1%。2004年哈纺织业产值仅占GDP的0.4-0.5%。轻纺产品的出口量也极少,只占外贸总额的1%,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大部分,成品几乎为零。2003年哈产棉40.2万吨,19个棉花清理厂的棉花绝大部分出口,只有4%在国内纺织厂加工。

  由于缺乏竞争力,几年来哈一些大的针织、纺纱、毛呢等企业相继停产或破产,产量大幅下降。针织品、袜、棉织物、毛线等产量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00倍、36倍、10.2及30倍。目前,在鞋业市场中哈本国企业产品占不到1%的份额,而1990年本地企业产量却多达5400万双,能保证60%的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产量的萎缩,企业的利润率也急剧下滑。1991年哈轻纺行业利润率曾高达24.5%,而近几年却跌落到全行业亏损的境地。近5年来注册的1367家轻纺企业中仅164家正常运转,其它企业有的长期停产,有的改项经营。

  二、哈纺织业存在的问题

  1、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据统计,目前哈轻纺企业设备老化程度高达80%,大部分设备为80年代末的产品,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由于设备陈旧,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哈本国生产的纺织产品无论在品种种类、工艺技术还是在价格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

  2、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哈轻工协会认为,繁重的税负是本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羁绊。1999年-2002年1月间政府曾对轻工企业免征增值税,其间该行业增长速度达42.3%。遗憾的是一些企业还未来得及享受税费优惠5年的规定,2002年初随着新税法的实施该优惠政策即被取消。此后,该协会多次建议政府将轻纺织业所有产品,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值税从15%降到7-7.5%之间。市场经营者也认为,如果能实行5年的优惠税率,轻纺行业的产量就会有所提高,否则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

  3、受进口商品的冲击严重。在哈轻纺工业不断萎缩的状况下,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居民对服装、鞋等轻纺产品的购买力却不断上涨。据官方统计数据,哈纺织和成衣市场年消费量达8亿-10亿美元,大量国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其中大部分中低档商品从周边国家如中国、土耳其、俄罗斯等通过“旅游购物”和“灰色清关”的形式流入哈市场。这些进口商品无论在价格上还是花色品种方面都是哈国产商品无法竞争的,使得哈本国的纺织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三、哈纺织业前景

  目前,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源、原材料的出口拉动。为使国家能够长久、持续发展,降低国家经济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程度,2003年哈政府制定了《工业创新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希望通过实施该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加工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2004年政府进一步把纺织业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的七个领域之一,并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棉纺产业。

  1、建立以发展棉纺业为主的“南方”经济特区。“南方”经济特区设在哈唯一的产棉区-南哈萨克斯坦州。特区占地面积200公顷,特区内将新建15个左右的纺纱、织布、染色、成衣厂。目前,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国家为此拨款8.2亿坚戈(约合615万美元),计划在2006年春完成。特区内的企业可享受十年内可免缴财产税、土地税、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等一系列优惠和税收政策。此外,政府还计划吸引私营投资发展该经济特区。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南方地区一些企业也开始投资进行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由哈棉纺公司和俄罗斯最大的纺织控股公司合资的“哈俄纺织联合体”公司于今年春天投产,企业引进了瑞典、比利时、德国等国现代化生产设备,计划年生产1500万平方米布匹。2004年底投入生产的“优捷克斯”棉花加工股份公司,计划年生产棉纱6000吨,并可向俄罗斯、乌克兰周边国家供应,一些企业还开始生产牛仔布、毛巾布及混纺织布等产品。

  2、发展棉花原料基地。2004年,南哈萨克斯坦州产籽棉46.7万吨。州政府还计划近期将棉花播种面积扩大30万公顷,使籽棉的产量增加30万吨。此外,还计划进口邻国乌兹别克及塔吉克的棉花作为特区棉纺业原料的补充。

  3、国际纺织市场趋势对哈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约为360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商品总量的6%,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纺织服装的市场消费量也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达到6200万吨。

  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生产商多年来一直在将工厂向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转移。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轻纺品在出口中所占比例正在缩小。仅以美国从事轻纺织业的公司为例,在近3年内就裁员65.5万人。这种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有助于哈吸引外资,尽快发展自己的棉纺产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干发帽行业:市场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干发帽行业:市场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线上销售具有价格透明、选择多样、购买便捷等优势。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购买干发帽,2023年我国干发帽行业线上销售规模达到了15.33亿元。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下游需求不断深化 市场持续扩容且进入壁垒较高

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下游需求不断深化 市场持续扩容且进入壁垒较高

得益于我国涤纶纤维工业的十足发展,以及下游需求不断深化,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截止2023年,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市场规模约为167.3亿元。

2024年10月08日
我国毛巾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回归理性 国产产销率约为66.99%

我国毛巾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回归理性 国产产销率约为66.99%

从细分市场来看,近几年我国家用毛巾布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波动较大,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市场规模略微下降至157.03亿元,2021年回升至177.91亿元,之后由于需求的减弱市场规模逐年下降,2023年市场规模为165.24亿元。

2024年03月06日
涤纶长丝高速扩产期进入尾声  纺织服装复苏拉动需求增长

涤纶长丝高速扩产期进入尾声 纺织服装复苏拉动需求增长

随着近些年涤纶长丝行业高速扩产进入尾声,未来三年行业新增产能大幅放缓。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未来三年预计仅有181万吨左右新增产能,占总产能的不足4%,其中24年桐昆股份新增30万吨,新凤鸣36万吨,荣盛石化50万吨,24年新增产能增速已放缓至2.2%。

2024年03月04日
被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品高端化、绿色化趋势不变

被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品高端化、绿色化趋势不变

近年来,随着国内被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逐渐向国际水平看齐,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其中,欧美是最主要的市场,东南亚市场也在迅速崛起,但该地区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因此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国内被芯企业需要注重产品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平衡。

2023年12月13日
运动服装领域羊绒需求旺盛 可持续理念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运动服装领域羊绒需求旺盛 可持续理念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线上渠道成了很多羊绒企业品牌营销的重点,如目前,已经有六千多个来自清河羊绒产业带的商家,借助短视频的优势,为企业赋能升级。预计未来羊绒企业在短视频直播带货领域上的创新融合发展,将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2023年08月23日
2022年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全景回顾

2022年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全景回顾

2021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200亿元,同比增长18%。2021年,珠宝行业进口总额为77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出口总额为293.34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2023年02月01日
我国蚕丝被行业:睡眠经济及“一带一路”助力下市场将持续回春

我国蚕丝被行业:睡眠经济及“一带一路”助力下市场将持续回春

蚕丝被又称“丝绵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据国标规定,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的被类可称为蚕丝被。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主要成份为动物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蚕丝被透气性好,保暖性佳,且贴肤柔软、蓬松轻盈,因此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蚕丝被也凭借其滑爽透气

2022年1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