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上半年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进入2005年,频繁的贸易摩擦使棉纺织行业经受了史无前例的考验,但行业运行基本平稳,棉价逐步上升,纱布产量稳步增长,受下游棉制服装出口增长和内需拉动,棉纺织行业效益出现较大增长;尽管第二季度的进出口增长幅度有所下滑,但销售市场稳定,呈现出总体向好,亮点不少的发展态势。

  一、从运行态势看 利润总额增幅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1-6月份,全国棉纺织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222.6亿元,同比增长28.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0.1%,为61.2亿元,其中6月份净增加15.8亿元;利润率为2.75%,高于2004年同期的2.21%;从各省市的情况看出,除了河北及福建省以外,其他棉纺大省利润率都好于去年同期,最高的仍然是山东省为4.73%,尽管陕西省的利润率仍为负值,但是与2004年同期相比明显见好。

  2005年1-6月全国棉纺织工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为200亿元,同比增长49.2%,与1-3月份相比增长幅度下降。据了解,这些投资主要用来增加紧密纺、清梳联、无梭织机等先进设备,提高产品档次。

  纱线生产增长强劲

  2005年上半年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630.25万吨,同比增长23.02%。我国两个纱线生产大省:山东省累计产量159.69万吨,同比增长41.41%;江苏省累计产量为128.28万吨,同比增长40.99%。由于上半年全国各省市纱生产情况较为稳定,普遍增长,因此这两个生产大省的纱产量在全国纱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基本不变,保持在4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二季度以来,浙江省纱产量增长迅速,已经超过湖北,跃居全国第四位。但据了解,浙江省生产的纱以化纤、混纺纱偏多,而湖北则主要生产纯棉纱。

  坯布生产稳定增长

  2005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梭织布累计产量为172.84亿米,同比增长19.89%,其中纯棉布累计产量为92.53亿米,同比增长27.42%,混纺交织布累计产量为34.91亿米,同比增长12.21%。从布增长的走势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梭织布的生产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呈现出一种积极增长的态势,且在新的棉花年度里,梭织布产量的增长走势与纱产量的增长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表明目前我国纱的生产以内需为主,纱、布上下游生产衔接基本正常。

  我国三大梭织布生产省,仍保持稳定强势的增长:山东省累计梭织布产量为41.43亿米,同比增长35.13%;浙江省累计梭织布产量为37.12亿米,同比增长17.13%;江苏省累计梭织布产量为26.13亿米,同比增长23.63%,同比增长幅度与一季度持平。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虽然原有基数较小,但今年以来发展迅速,上半年累计产量为5.67亿米,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6.89%。

  2005年上半年我国纱布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使企业普遍看好生产,原有产能得到合理释放;另一方面是下游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长的拉动,例如1-6月棉制服装出口增长39.72%,增幅提高22.5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由于欧美开始对我国部分纺织品实施特保、贸易摩擦加剧,企业普遍存在抢生产、抢出口的现象,致使6月份产量直逼高峰。

  二、从进出口业绩看 对原设限国的出口激增 非设限国家增幅不大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上半年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含纱线、织物、制品、服装)出口金额为19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增长幅度比一季度上涨了4个百分点。其中棉纺织品出口口金额为6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1%。

  2005年上半年,我国棉纺织品一般贸易出口42.7亿美元,已占到棉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5%,同比增长15.57%。来料加工贸易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进料加工贸易同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已在重视并逐步改变贸易结构方式,提升出口棉纺织品的附加值。

  由于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棉纺织品对原设限国的出口激增,而对非设限国家的出口较为稳定,增长幅度不明显。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绝对值中40%是由于对设限国家出口增长引起的,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纱线出口增长逐步回落

  200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棉纱线24.2万吨,同比增长8.54%。由于配额取消,使棉纱线出口价格降低,因此累计出口金额涨幅不大,仅为0.44%。其中精梳棉纱累计出口7.5万吨,同比下降了2.9%。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一季度前两个月由于节假日的影响,棉纱线出口并没有呈现异常增长,进入三月才算是实现了放开配额后的正常增长,然而频繁而又剧烈的贸易摩擦使得这一增长并未能持续,反而由于美国对我国精梳纱实施特保所带来的影响,使得我国棉纱线出口增长呈现出逐步回落的态势,显然没有在我们对新贸易环境的期待之中。

  200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对美输出精梳棉纱1407.5吨,同比增长43.78%,由于不含配额成本出口价格有所降低,因此实际出口金额仅增长了16.78%。

  虽然美国对我国精梳棉纱出口实施特保,但对我国精梳棉纱出口整体情况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其数额毕竟有限,所占比重也非常小,但是对企业的贸易信心来说仍有一定程度的打击。目前我国精梳棉纱出口贸易对象仍然以香港(转口)、日本、韩国为主。

  纯棉色织布出口价格增长

  2005年上半年我国棉织物累计出口25.62亿米,同比增长19.06%,其中纯棉布累计出口23.06亿米,同比增长22.08%。数量的增长幅度仍然高于金额的增长幅度,这表明棉织物的出口价格处于下降趋势。但是200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纯棉色织布5亿米,同比增长15.55%,累计出口金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5%,金额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数量的增长幅度,其中纯棉牛仔布累计出口1.9亿米,同比增长17.79%,累计出口金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25.04%,是我国比较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表明我国出口纯棉色织布的价格在逐步增长,充分说明我国纯棉色织布的产品质量、花色品种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6月11日起,欧盟开始对我国梭织棉布实施特保,但事实上我国对欧盟输出梭织棉布的数量很小,而且主要是对西班牙出口,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因此影响不大。

  进口与去年基本持平

  2005年上半年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累计进口25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总的来看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其中88%以上用于进口棉纺织品,进口金额为223.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38万吨,累计金额为8.0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累计进口棉织物7.35亿米,累计金额为10.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三、从原料市场看 国内棉价一路上涨

  从2005年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棉花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供需缺口仍很大。为解决棉花进口问题,国家发改委与纺织工业协会共同起草报告,经国务院批准按财政部意见实行5%的滑准税率进口140万吨,这样,棉纺企业进口棉花关税将比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

  由于配额发放晚,当前棉价已经从年初11340元/吨上涨到13500元/吨,半年内棉价上涨2200元/吨。目前追加配额已发放120万吨,棉价没有出现短期内暴涨暴跌。这一方面是由于去年抢购棉花使许多企业吃了亏,今年更趋于理性;二是去年许多企业购棉资金由于棉价大起大落而被套住而亏损,无钱大量购棉,目前只有大约一个多月的存棉量。

  由于追加的第一批棉花配额70万吨的发放,5月中旬至月底棉花价格连续下跌,又由于欧美设限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纺织淡季的到来,一直到6月中旬棉花交易市场处于淡销状况,因此在销量减少的同时价格也随之回落,但最终供求关系使得棉花价格止跌继而上涨。

  涤纶短纤上涨无力 粘胶短纤一路下滑

  2005年1-6月份,涤纶短纤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销量很小,库存逐渐增多,恶性循环使价格上涨无力。4月份尽管随着石油价格的小幅上涨而略有上升,但最终没能止跌回升。6月由于某些企业的停产、检修,总体产量有所下降,销售形势有所好转。

  与2004年相比,粘胶短纤市场整体在低位运行。由于粘胶短纤生产能力过剩,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因此价格无力上涨,下游的人棉坯布销售一直不畅,且部分企业开始转向生产秋冬季面料,所以需求市场萎靡,这至关重要的双重压力使粘胶短纤价格攀升无望,截止到6月底从年初的15690元/吨跌至13610元/吨,跌幅已达13.3%。

  纱价上升 坯布稳定

  由于棉花的缓慢上涨,纱价与年初相比,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而坯布市场比较稳定,6月比5月份略有下降,坯布的销售价格没有与纱价同比上涨,由于各大坯布市场的销售并不喜人,因此,纱厂有意提高价格,但销量并不是很理想,尽管报价有所提高,但成交价格都有所让利。由于欧美设限已扩散到纱布市场,并随着淡季的到来,某些地区有农忙的地区更是淡销。尽管市场销售不是太乐观,由于技术更新的大力投资提升了产品质量使得整体纱线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但就坯布而言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尽管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但还是低于去年同期。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五一”过后随着棉花价格的上升,坯布市场也曾一时显现突增的现象,但最终由于下游需求的影响迫使价格从4.72元/米降到了6月底的4.67元/米,整个6月纱线市场报价一直在试探性的上涨,但坯布价格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直至7月下旬才稍微有些抬头。

  三季度将持续目前水平

  三季度是纺织行业的生产淡季,加之贸易摩擦的影响,特保政策的实施,预计棉纺织品出口不会有大幅增长,而是持续目前的水平。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也将刺激我行业理顺市场竞争机制。行业要想提高抗风险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一方面要扩大内需,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要加大技术更新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干发帽行业:市场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干发帽行业:市场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线上销售具有价格透明、选择多样、购买便捷等优势。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购买干发帽,2023年我国干发帽行业线上销售规模达到了15.33亿元。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下游需求不断深化 市场持续扩容且进入壁垒较高

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下游需求不断深化 市场持续扩容且进入壁垒较高

得益于我国涤纶纤维工业的十足发展,以及下游需求不断深化,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截止2023年,我国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市场规模约为167.3亿元。

2024年10月08日
我国毛巾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回归理性 国产产销率约为66.99%

我国毛巾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回归理性 国产产销率约为66.99%

从细分市场来看,近几年我国家用毛巾布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波动较大,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市场规模略微下降至157.03亿元,2021年回升至177.91亿元,之后由于需求的减弱市场规模逐年下降,2023年市场规模为165.24亿元。

2024年03月06日
涤纶长丝高速扩产期进入尾声  纺织服装复苏拉动需求增长

涤纶长丝高速扩产期进入尾声 纺织服装复苏拉动需求增长

随着近些年涤纶长丝行业高速扩产进入尾声,未来三年行业新增产能大幅放缓。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未来三年预计仅有181万吨左右新增产能,占总产能的不足4%,其中24年桐昆股份新增30万吨,新凤鸣36万吨,荣盛石化50万吨,24年新增产能增速已放缓至2.2%。

2024年03月04日
被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品高端化、绿色化趋势不变

被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品高端化、绿色化趋势不变

近年来,随着国内被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逐渐向国际水平看齐,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其中,欧美是最主要的市场,东南亚市场也在迅速崛起,但该地区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因此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国内被芯企业需要注重产品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平衡。

2023年12月13日
运动服装领域羊绒需求旺盛 可持续理念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运动服装领域羊绒需求旺盛 可持续理念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线上渠道成了很多羊绒企业品牌营销的重点,如目前,已经有六千多个来自清河羊绒产业带的商家,借助短视频的优势,为企业赋能升级。预计未来羊绒企业在短视频直播带货领域上的创新融合发展,将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2023年08月23日
2022年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全景回顾

2022年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全景回顾

2021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200亿元,同比增长18%。2021年,珠宝行业进口总额为77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出口总额为293.34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2023年02月01日
我国蚕丝被行业:睡眠经济及“一带一路”助力下市场将持续回春

我国蚕丝被行业:睡眠经济及“一带一路”助力下市场将持续回春

蚕丝被又称“丝绵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据国标规定,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的被类可称为蚕丝被。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主要成份为动物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蚕丝被透气性好,保暖性佳,且贴肤柔软、蓬松轻盈,因此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蚕丝被也凭借其滑爽透气

2022年1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