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现状分析: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

        防护服是一种为了抵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会伤害人体的工作服。自从知道依靠血液或体液传播的病毒出现后,各国就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使得医用防护服行业得到蓬勃发展。防护服按分类的不同一般有高温防护服、低温防护服、健康型防护服、特种防护服、军用防护服等。

防护服分类情况

按作业环境

高温防护服、低温防护服

按防护功能

健康型防护服、安全性防护服、保障卫生用防护服

按防护对象

一般防护服、特种防护服

按应用大类

军用防护服、民用防护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用防护服主要材料为聚烯烃与PTFE:医用防护服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聚丙烯纺粘布、新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水刺布、SMS非织造布、高聚物涂层织物、透气膜/非织造布复合布。

医用防护服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产业链

 

上游产业

聚烯烃与PTFE

下游产业

医院、医疗机构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上游上来看,非织造布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产量方面,我国非织造布在行业发展前期呈指数式增长,2018 年我国各类非织造布年产量达593.22万吨,较2008年增长196.3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1.47%。

2014- 2019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统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行业协会

        我国水刺非织造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在继续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打开了国外市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刺非织造布实际产量约为64.2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8%;水刺非织造布占国内非织造布比例达10.83%。

2014-2019年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行业协会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6日,我国医用防护服产品批文总数为48个,涉及43个生产企业。我国医用防护服产品企业主要集中在以河南、湖北为主的华中地区,区域获批企业总数为21家,占全国资质企业总数的48.8%;华东地区获批企业总数为12家,占总数的27.9%。

2020年我国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目前,我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主要聚集在河南省,区域企业数量为15个,湖北省获批企业数为5个,安徽省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数为4个,山东省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数为3个,江西、河北、天津、广东四省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数仅为2个。

2020年全国各省市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行业协会

以下是2020年全国各省市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汇总一览:

序号

企业名称

1

湖北瑞康医用耗材有限公司

2

稳健医疗(崇阳)有限公司

3

武汉市协卓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4

仙桃盛美工贸有限公司

5

仙桃市瑞锋卫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6

江西博美斯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江西海福特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8

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

辽源市广而洁消毒剂有限公司

10

河北迎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1

廊坊开发区迎宝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12

瑞安森(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3

天津市远航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14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15

山东九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6

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17

山东省聚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8

福建省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9

苏州市奥健医卫用品有限公司

20

安徽富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1

安徽莫尼克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22

合肥高贝斯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23

合肥美迪普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24

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25

新疆乐贝尔贸易有限公司

26

河南洁利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7

河南康尔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8

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

29

河南省华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0

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1

河南省蓝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2

河南省斯科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3

河南省中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4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35

新乡市大方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36

新乡市宏达卫材有限公司

37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

38

新乡市康贝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39

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40

长东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41

东莞欣意医疗保健制品厂

42

佛山市南海康得福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43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20年中国防护服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日益激烈的态势,同时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大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并购整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规模、技术的扩展,头部企业通过全流程合成技术实现中间体自给率超90%,废水处理成本降至行业1/3,综合成本较海外低40%。兄弟科技收购南非铬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生产成本降低15%。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变化维生素K3‌‌‌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的毛利率也大幅波动。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医学计量行业的下游为医学装备,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74万亿元。医学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医学计量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另外,我国护工服务收费仅为护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工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近年来我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589.32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