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四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走势预测

近期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呈现弱势下行的走势,社会库存继续小幅增长,受大面积雨雪天气的影响,工程开工缓慢,与往年相比明显不足;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价格的小幅回落,严重地影响了市场心态;国际钢材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的市场特征,但是我国逐步增长的钢材出口,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整的呼声近期很高;钢厂上游的铁矿石、生铁、废钢等产品的价格继续坚挺、资源相对紧张,成本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当前钢材市场的运行来看,今年的钢材消费需求旺季明显后移,钢材市场的有效需求在近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以北京市场为例,在过去的两周内,每天从钢厂进入市场的建筑钢材产品在2万吨左右,而实际消费只有1万吨左右,也就是说,每天有1万吨左右的钢材产品要形成社会库存,所以,近期的社会库存增长是比较快的;不过,从市场成交来看,虽然市场价格处于下跌状况,但是需求较前期有了明显放大,库存增长的幅度有望趋于平稳。

    国内钢材市场后期走势预测
    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球市场钢材需求旺盛,随着二季度钢材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和企业生产的稳定增长,我们认为后期钢材市场价格仍将以平稳运行小幅波动为主。

    1、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将继续拉动钢材需求增加。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与去年相同。并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将决定了今年钢材需求不会出现萎缩,有些行业和地区钢材需求还可能增加。今年以来机械、家电、造船、汽车、石化、电力和小五金等下游用钢行业生产均保持较快增长,对钢材需求仍然保持旺盛态势,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回落,这将支持国内钢材市场持续平稳发展。

    2、国内钢材消费旺季即将到来,施工工程将全面展开,钢材的消费力度也将逐渐增加。
    人大会议确定的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因此,建设经济型商品住房、廉租房力度可能会加大,这对钢材的需求有潜在市场。另据发改委统计,目前我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较大,为32万亿元,相当于去年投资完成额的3倍,未来3-5年仍是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长期。国内4月份以后规模施工建设将在全国陆续展开,工地备货量也会明显增加,这将对库存消化以及市场信心增强均十分有利。

    3、国家加大淘汰钢铁落后产能力度,钢铁生产增幅将有所减缓,有利于改善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3000万吨和3500万吨。按照钢铁产业政策的规定,今年是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20吨以下转炉的最后一年,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淘汰落后调控力度的情况下,近期各地区也相续出台了今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目标,同时国内各钢厂之间联合重组进程明显加快,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将有利于我国钢材市场整体稳定、健康发展。

    4、全球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将继续拉动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的增长。
    2007年全球经济开局良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近日表示,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接近5%,目前没有出现衰退现象。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将进入更加持久增长的轨道,预计增长率为2.8%;

欧盟经济增长率由前期预测的2%提高到2.4%,今年印度经济表现良好,预计增长率达到9.2%,超过前几年的增速。目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给国内外钢材需求提供了保障。
    5、国际市场价格和我国钢材出口报价的上涨,以及出口退税预期的影响,将会使近期我国钢材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随着国际价格的上涨,我国钢材出口报价也持续上涨。如热轧卷板(FOB)价格,去年11-12月份国内钢厂出口报价为480-490元/吨,春节后国内钢厂4月下旬出口发货价升至530-540美元/吨,上涨50美元/吨。国内外钢材价差和出口退税预期心理,将使近期钢材出口保持较高水平,缓解国内市场资源供应压力。

    6、钢铁生产成本呈继续攀升趋势,将对钢材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铁矿石、废钢、钢坯等原料价格上涨,最近印度政府提出对出口铁矿石每吨加征7美元的关税,导致钢铁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现在国家对资源性原料产品进行价、税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也将继续提高原料生产成本和价格。目前国内冶金行业的上游能源和矿产品原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趋势已很明显。国内进口铁矿石、水、电、煤以及冶金焦、废钢等原料市场价格都在不断攀升,这些都推动钢材的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钢材价格。

    3月份乃至二季度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钢材市场价格应继续保持平稳回升态势。但是钢材市场仍然面临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争端上升以及国内产能释放、原燃材料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此,钢铁企业要继续坚持以销定产方针,有效控制生产节奏,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出口产品和出口地多元化的出口策略,努力保持国内市场供需平衡。在价格出现波动时,生产企业和广大经销商应保持冷静的心态,客观分析市场的价格运行态势,把握好价格调整节奏、幅度和频率,切勿追涨刹跌,努力维护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持钢材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活性氧化锌行业:下游应用领域较多 市场需求增长推动产能持续扩张

我国活性氧化锌行业:下游应用领域较多 市场需求增长推动产能持续扩张

在现代工业中,活性氧化锌是工业制造上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活性氧化锌需求不断增加,进而推动我国活性氧化锌产能持续扩张。2023年中国活性氧化锌产量为21.95万吨,同比增长0.45%。

2024年03月15日
我国激光熔覆服务行业:供需两旺带动市场持续增长 常规激光熔覆规模最大

我国激光熔覆服务行业:供需两旺带动市场持续增长 常规激光熔覆规模最大

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激光熔覆服务市场也持续扩大。同时得益于国内企业技术的持续升级迭代,国内服务供应能力也持续增长,供需两旺带动了行业量价齐升,市场规模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2023年,我国激光熔覆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0.93亿元。

2024年03月05日
我国铅行业产需双双增长 启动型铅蓄电池消费将成市场需求长期增长重要推手

我国铅行业产需双双增长 启动型铅蓄电池消费将成市场需求长期增长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铅行业依然以原生铅为主,占比达到50%以上,近年来,随着全球铅矿供应紧张、冶炼成本增长,原生铅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618.45亿元,2023年随着价格回落,市场规模下降到527.46亿元。

2024年02月28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进入调整转型阶段 供需差距日渐缩小 产销率逐年提升

我国不锈钢行业进入调整转型阶段 供需差距日渐缩小 产销率逐年提升

2020年前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状态。2021年由于全球通胀,原材料价格飞涨,带动不锈钢行业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当年市场规模暴涨,2021年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为4158.74亿元,2022年由于不锈钢价格回落以及表观消费量的下降,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为3418.68亿元,2023年我国不锈钢产品价格、销量

2024年02月18日
我国钼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未来下游钢铁进一步整合将带动整体竞争力提升

我国钼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未来下游钢铁进一步整合将带动整体竞争力提升

近年来我国钼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41.3亿元,2021年增长至391.26亿元,2022年增长至530.7亿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钼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

2023年12月14日
我国玻璃纤维需求增长明显放缓  行业供强需弱背景下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我国玻璃纤维需求增长明显放缓 行业供强需弱背景下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玻纤纱总产量为687万吨,同比增长10.1%;2022年全球玻纤纱产量预计超1000吨。从全球玻纤下游应用的角度来看,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工业设备和能源环保分别占比35%、29%、15%、12%、9%。

2023年12月13日
细线化加速钨丝金刚线替代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

细线化加速钨丝金刚线替代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

除了光伏切割,新能源车、无线充电、玉石、石材切割等领域均可能成为金刚线更大的一块下游市场。以玉石、石材切割为例,因为这个领域迫切需要从传统加工方式升级到全新的环保、智能加工方式,而且是需要全面配套,即从切割设备、切割工艺、耗材一系列完成后才能形成产业升级,因为发展前景较大。

2023年11月16日
氧化铝企业提产积极性较高 新项目和扩建正在加速进行

氧化铝企业提产积极性较高 新项目和扩建正在加速进行

近年来,我国氧化铝进口依赖度在逐年下降,但高端产品产能仍旧匮乏,国外发展历史悠久的大型集团公司,如安迈铝业、阿泰欧法铝业、纳博特、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等,凭借几十年形成的技术积累,享有先发优势,国内企业应加强研究,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转移。

2023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