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量、企业投豆量及销售额持续上升

        豆制品是一种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加工而制成的食品。传统的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腐丝、腐乳、豆浆、豆豉、酱油、豆肠等等。豆制品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辅料以及外包装材料等;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农贸市场、商超、批发经销商、餐饮机构等领域,最终面对终端个人消费者。

豆制品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豆制品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3年到2015年,我国豆类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播种面积从8892.86千公顷降至8432.73千公顷;自2016年起,我国豆类种植面积开始持续上升,播种面积上升至9287.2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0.13%;到2018年,我国豆类种植面积达到10186.34千公顷,较上年增加135.05千公顷,同比增长1.34%,增幅逐年下降;2019年我国豆类种植面积为**千公顷。

2013-2018年中国豆类播种面积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据统计,我国国产大豆几乎无法用于榨油方面,大概有90%以上的豆类生产应用于豆制品等食品加工领域。自2011年以来,我国豆类产量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到2018年,我国豆类产量达到1920.27万吨,较上年增加78.71万吨,同比增长4.27%;2019年我国豆类产量达到2131.9万吨,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2%。

2011-2019年中国豆类产量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以行业50强规模企业为代表,我国豆制品投豆量自2015年起逐年上升,到2018年,中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总投豆量为157.86万吨,较上年增长4.83%;2019年中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总投豆量达到174.04万吨,较上年增长10.25%,增幅加快。

2013-2019年中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投豆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豆制品行业销售额自2014年后持续增长,2018年豆制品50强规模企业的销售额为233.71亿元,同比增长15.67%;2019年中国豆制品50强规模企业的销售额达到265.90亿元,同比增长12.77%。

2013-2019年中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在2019年中国50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中,华东地区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到40%;其次为西南地区,占整体比重的20%;然后是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占比分别为14%、10%;华南与东北地区占比均为8%。

2019年全国50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6年来,我国各类食品样品的抽检数量逐年增加,整体趋势稳中向好。2018年,中国豆制品样品抽检次数为58132次,其中豆制品样品合格率达到97.90%,2019年中国豆制品样品抽检次数达到84851次,豆制品样品合格率98.49%,较上年增加0.59个百分点。

2016-2019年中国豆制品抽检次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国家政府发布相关政策,鼓励豆制品行业发展。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4亿亩,平均亩产力争达到135千克,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力争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中国豆制品行业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

政策

名称

主要

内容

202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

《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

近期,因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些地方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受阻,出现蔬菜等菜篮子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畜禽养殖所需饲料难以及时补充,种畜禽无法调运等问题。为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0195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提出坚持安全第一基本原则,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20194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4亿亩,平均亩产力争达到135千克,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力争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20172

国家发改委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

推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76

国务院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食养在现代营养学中的作用

201612

国务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明确要求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

20141

国务院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

提倡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消费豆类13千克

20122

工业和信息化部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

2020年,我国粮食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形成一批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粮食加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豆制品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战略评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近年来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下降态势,主要在于国内需求规模有所降低,尤其罐头保质期较长,一旦下游需求降低,产量也会随之缩减。2024年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00.72亿元,止住跌势,较上年有略微增长。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跨界者涌入、加盟模式等因素下,国内现制茶饮店快速扩张,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超39万家。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从产销率来看,随着流通环节效率提升,以及渠道铺设覆盖更合理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得以持续提升,相应的我国薯片行业产销率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24年我国薯片产销率约为91.45%。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我国饮料市场近年来竞争格局变化较快,最明显的变化是可乐销售额下滑,被其他类别饮料市场瓜分,茶饮、功能饮料市场增长较快。2024年虽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仍然排名第一,但是较2020年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而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脉动等饮料追赶上来。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开心果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分散。由于开心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若干全国性品牌和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的特征。目前仍有较大的散装作坊市场。

2025年06月10日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从不同价位段现制茶饮品牌规模来看,平均单杯价格不低于 17 元人民币的高端现制茶饮店,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品牌价值的重视,持续快速扩张,不断从低价市场获取市场份额,2024年高价现制茶饮市场份额达到25.9%。

2025年05月29日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