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1-2月中国乳制品行业线上市场呈量价齐升态势 其销售额同增136%

        2020年2月,我国乳制品线上销售额达到90亿元,同比提升136.00%;销售量增长至26万件,同比提升120.68%;售均价同比提升6.94%至60.23元/件。整体来看,2020年2月我国乳制品呈量价齐升态势。

2019年-2020年2月淘系平台乳制品销售额及销售量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2019年-2020年2月淘系平台乳制品销售均价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从各乳制品品牌经营情况分析:2020年2月,我国乳制品线上销售CR2(伊利和蒙牛)份额为35.39%,较上月下降8.82个百分点。其中伊利2月线上市场份额为 20.83%,较上月上升1.31pcts;蒙牛2月线上市场份额为14.56%,较上月下降 10.13pcts。此外,光明2月线上市场份额下降至2.96%,较上月下降1.06pcts。

2019年-2020年2月淘系平台乳制品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从官方旗舰店数据来看,2020年2月,伊利销售额同比增长263.11%;蒙牛销售额同比增长268.98%;德亚销售额同比增长23.05%。

2017年10月-2020年2月主要乳品品牌官方旗舰店销售情况

时间

伊利

蒙牛

德亚

/

销售额(万元)

均价(元/件

销售额(万元)

均价(元/件

销售额(万元)

均价(元/件

2017年10月

424

74

738

58.3

366

89.4

2017年11月

5,271

82

8,588

67

2,131

83

2017年12月

1,265

76

1,288

60

647

96

2018年1月

2,383

60

1,773

54

839

74

2018年2月

323

59

232

55

141

81

2018年3月

773

63

617

50

557

81

2018年4月

482

66

575

57

436

86

2018年5月

992

57

1,059

54

469

82

2018年6月

1,131

57

2,266

54

899

82

2018年7月

439

61

504

57

438

87

2018年8月

421

64

787

52

497

83

2018年9月

504

72

1,363

56

693

84

2018年10月

455

72

601

61

367

92

2018年11月

2,222

81

5,654

65

985

95

2018年12月

541

71

377

57

263

82

2019年1月

1,702

73

1,173

62.2

366

82

2019年2月

451

69

366

57

200

80

2019年3月

961

78

1,290

59

475

83

2019年4月

890

77.4

1,082

57.5

418

84.3

2019年5月

1,340

66.5

1,191

55

383

86.8

2019年6月

2,822

73

3,791

51

633

81.1

2019年7月

1,094

67

1,424

60

370

78.4

2019年8月

1,214

71

1,204

57

475

85.7

2019年9月

1,248

80

1,706

55

834

73.9

2019年10月

983

75.2

1,195

53

433

77.9

2019年11月

3,630

83.3

7,713

63

1,378

87

2019年12月

1,221

72

3,265

60

603

75.4

2020年1月

2,053

86

2,702

57

719

79

2020年2月

1,638

76

1,351

62

246

82.1

2020年2月同比

263.11%

9.99%

268.98%

8.89%

23.05%

2.02%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从乳制品行业细分品类来看,2020年2月,奶酪销售量和销售均价分别同比增长25.28%和48.4%;销售额同比增长85.9%至1936万元。

2019年-2020年2月奶酪销售量及销售额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2019年-2020年2月奶酪销售均价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从酸奶线上经营情况来看:2020年2月,酸奶销售额同比上升103.2%至1.47亿元;销量增长至213.28万件,同比上升89.9%;销售均价同比增长7.0%至68.91元/件。整体来看,2020年1-2月,酸奶淘系平台线上总销售额为3.84亿元,销量为593.99万件,销售均价为68.91元/件。

2019年-2020年2月酸奶销售量及销售额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2019年-2020年2月酸奶销售均价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LSM)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
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近年来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下降态势,主要在于国内需求规模有所降低,尤其罐头保质期较长,一旦下游需求降低,产量也会随之缩减。2024年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00.72亿元,止住跌势,较上年有略微增长。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跨界者涌入、加盟模式等因素下,国内现制茶饮店快速扩张,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超39万家。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从产销率来看,随着流通环节效率提升,以及渠道铺设覆盖更合理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得以持续提升,相应的我国薯片行业产销率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24年我国薯片产销率约为91.45%。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我国饮料市场近年来竞争格局变化较快,最明显的变化是可乐销售额下滑,被其他类别饮料市场瓜分,茶饮、功能饮料市场增长较快。2024年虽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仍然排名第一,但是较2020年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而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脉动等饮料追赶上来。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开心果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分散。由于开心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若干全国性品牌和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的特征。目前仍有较大的散装作坊市场。

2025年06月10日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从不同价位段现制茶饮品牌规模来看,平均单杯价格不低于 17 元人民币的高端现制茶饮店,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品牌价值的重视,持续快速扩张,不断从低价市场获取市场份额,2024年高价现制茶饮市场份额达到25.9%。

2025年05月29日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