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历程分析(图)


         乳业发展历史梳理
         古代时期:稀缺的小众消费品
         乳制品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礼记》和《周礼》等古书中就有关于挤奶及乳制品品生产的记载,到秦汉时代马奶和奶酒被普遍认为是高级饮品,其后唐宋时代均有关于奶牛饲养及引用牛奶的文字记录。但古代时期乳制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拥有自然票赋的游牧民族,生产方式非常原始,产量也相对有限;此外,大部分民众并不具备消费乳制品的经济基础和观念习惯,故乳制品并未成为广泛普及的消费品,主要仍用于满足游牧民族自身消费需求,故从消费人群来看乳制品仍集中于少数民族及少量贵族。
图:《本草纲目》中关于乳制品消费的记载
 
         近代时期:随西方文化一道而来的舶来品
         19世纪后期,随帝国主义列强侵华,西方文化及工业也随之进入中国。一方面,国外商人及牧师等陆续将国外奶牛品种引入中国,并开办乳制品工厂,生产相对高级的乳制品如奶粉、炼乳、冰淇淋等,在扩大供给的同时也开始了早期的消费者教育,乳制品消费人群开始慢慢扩大至普通民众;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形态的变化,国内乳业开始步入近代化阶段,从传统的家庭手工养殖逐渐演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工业生产,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的压制,民族工业生存艰难。

         现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国后随基本建设及经济的发展,国内乳制品行业才开始真正意义的做大做强。建国初期,奶牛业开始恢复发展,奶牛养殖数量持续增加,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来增加生产能力,但由于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饲料短缺,同时部分奶牛被用于充当食物,故行业发展在刚有起色的时候又遭遇了较大的打击和变故;随后十年动乱期间行业也未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乳制品产业市场规模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图:1949-1975年间年存栏数
 
图:1961-1976年间原奶产量
 

         待到改革开放时期,乳制品开始迎来了快速发展,产出总量高速增长,存栏数和奶牛单产均迎来快速提升,1978-1987年期间总产量增加近6倍。同时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开始随之提升,牛奶消费需求也随之迎来快速增长。
图:1980-1995年奶牛存栏数
 
图:1980-1995年间原奶产量
 

         政策变化驱使上游供给迅速增加,乳品消费得以快速普及


         早期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两大最主要驱动力是政策放开后供给侧的快速发展,上游供给的大量增加使得乳品消费得以快速普及,同时居民消费意识也趋于成熟,但受制于技术条件,乳制品的消费结构主要为奶粉和低温巴氏奶等初级状态产品,消费人群及频次均受到一定限制。供给端:改革开放后奶牛养殖得到放开,国营、集体和个体养殖等多种方式共同蓬勃发展,奶牛养殖数量快速提升,虽然由于行业放开初期养殖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奶牛单产有所下降,但是供给仍保持稳步增加。后在80年代由于国家放开饲料价格,使得奶牛养殖利润空间受挤压,产量出现下滑;但自90年代初,政府启动乳业市场化改革,放开牛奶价格并取消补贴,行业开始迎来真正的市场化竞争,乳业养殖重新步入稳定增长期。总体来说,在国家政策引导及下游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上游原奶供给也保持对应增加,成为进口产品仍十分稀缺的时代乳制品消费普及的重要支撑力量。
图: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牛奶产量基本保持增加趋势
 
         需求端:随国外文化的不断传播,牛奶营养全面且食用方便的认知不断上升,国人对牛奶消费的认可度和向往感也在日益提升。以邻国日本为例,1954年通过立法,强调牛奶必须成为学生营养午餐的一部分,在提供学生午餐的同时提供200毫升的牛奶,后又于60年代提出“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在日本人民特别是少年儿童中培养起了每天饮用牛奶的习惯,对其下一代体质改善作用明显;随后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国家政府开始效仿日本的做法,以强制或半强制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加大牛奶摄入量。中国虽未提出强制性政策,但也在通过引导的方式鼓励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大牛奶摄入量。
图:政策引导加快习惯形成,日本人均消费稳步上升
 
         消费结构:由于高温杀菌液态奶技术尚未普及,这一阶段的乳制品消费仍以奶粉及低温巴氏奶两种形式为主,其中巴氏杀菌乳的占比超过60%,剩余则主要为奶粉。由于受到冷链运输技术及储存条件等限制,保存时间短巴氏杀菌乳辐射的范围非常有限,故主要仍是围绕奶源地开展销售,对其他区域的广大消费者覆盖力度明显偏低;而南方地区的消费者只能被动消费奶粉,奶粉食用起来需要容器、热水等多种工具相对不便,且不易携带外出,故消费场景和频次均明显弱于包装奶。总结来说,这一时代中消费者初步养成了对牛奶的基本认知和消费习惯,早期消费者教育已完成;但受制于技术形态等原因,以巴氏杀菌乳和奶粉为主的产品结构仍然较难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市场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爆发阶段:利乐包装扩大消费场景,行业步入黄金十年
         自20世纪50年代起,利乐开始为液态奶提供包装,并相继成为世界上牛奶、果汁、饮料及许多其他产品包装系统的大型供货商之一,其特有的高温杀菌包装技术不仅助力公司快速扩大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利乐于1979年即进入中国市场,在广东佛山售出首台“砖形纸盒无菌灌装机”,并从出售灌装机逐渐扩大到相关领域,包括包材及零部件等。当时利乐的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饮料行业,对体量相对较小的乳制品并未投入太多关注。伴随着行业的稳步发展及部分大型企业开始显露峥嵘,利乐开始转向乳制品行业。

         1997年,伊利与利乐首次开展合作,率先在中国引进世界领先的U日丁牛奶加工工艺和利乐无菌包装设备。由于我国原奶资源和下游消费者分布存在极大不平衡性,上游原奶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而居民人口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带、消费能力较强的居民则主要集中于南方,此前的巴氏奶和奶粉存在多种不足,大大限制了这部分极具购买力的消费者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故而这一技术的引进对乳制品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产品形态和技术的创新助力下游需求快速释放,也拉动上游养殖业进入高速发展期,1997-2007年间,行业规模从不足8000吨扩大至36000吨,复合增速约17%;而从消费结构来看,U日丁奶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乳制品行业最大玩家。
图:我国奶源主要分布千西部及北部
 
图:东部及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图:东部及南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更高
 
图:1997年起液体奶行业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图:液态奶中巴士杀菌乳占比最高
 
         以伊利为例,1997年方成立第一条利乐包生产线,到2003年10月其利乐包牛奶的产销量就达到了50亿包,而在接下来的1年零4个月内,伊利又实现了50亿包到100亿包的飞跃;而起家稍晚的蒙牛除了利乐包以外,于2000年再次创新性地大举投入利乐枕产品,当时利乐枕所占份额基地且利润较低风险极高,而蒙牛则极具前瞻性地选择了差异化策略以实现后发制人,并通过利乐枕弯道超车成为这一类别当之无愧的王者。
图:伊利于1997年成立第一条利乐包生产线
 
图:蒙牛利乐枕产品展示
 

         总结这一阶段,技术进步带动需求释放,而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反作用于上游带动养殖业快速发展;而从行业格局来看,率先与利乐开展合作的伊利蒙牛也实现了与行业的同步增长,为成长为行业巨头奠定了良好基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近年来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下降态势,主要在于国内需求规模有所降低,尤其罐头保质期较长,一旦下游需求降低,产量也会随之缩减。2024年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00.72亿元,止住跌势,较上年有略微增长。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跨界者涌入、加盟模式等因素下,国内现制茶饮店快速扩张,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超39万家。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从产销率来看,随着流通环节效率提升,以及渠道铺设覆盖更合理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得以持续提升,相应的我国薯片行业产销率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24年我国薯片产销率约为91.45%。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我国饮料市场近年来竞争格局变化较快,最明显的变化是可乐销售额下滑,被其他类别饮料市场瓜分,茶饮、功能饮料市场增长较快。2024年虽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仍然排名第一,但是较2020年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而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脉动等饮料追赶上来。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开心果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分散。由于开心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若干全国性品牌和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的特征。目前仍有较大的散装作坊市场。

2025年06月10日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从不同价位段现制茶饮品牌规模来看,平均单杯价格不低于 17 元人民币的高端现制茶饮店,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品牌价值的重视,持续快速扩张,不断从低价市场获取市场份额,2024年高价现制茶饮市场份额达到25.9%。

2025年05月29日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