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1、 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1.1、 全球经济前景乐观 

        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巩固,市场前景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7年全球产出增长上调至3.7%,较2017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高0.1个百分点,比2016年增速高0.5个百分点,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良好;将2018年和2019年全球增长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至3.9%,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加强且市场前景乐观。同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还指出,虽然受经济活动回升和更宽松金融条件相互促进的影响,全球经济短期内的周期性反弹将更强劲,但在中期内仍存在下行风险。从中长期来看,资产估值过高和严重收缩的期限溢价提高了金融市场调整的可能性,从而可能抑制增长并挫伤信心;同时,内向型政策的实施、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一些国家的政治不确定性也会带来下行风险。 

        从主要国家来看,全球经济展望上调主要来自发达经济体,预计2018年和2019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将超过2.0%。美国4季度经济增长虽不及预期,但依然显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且强劲的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的表现有望保持美国经济保持强势复苏;加之外部需求预期上升以及美国的税收改革和相关财政刺激措施都将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IMF也将美国2018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2.3%提高到2.7%,2019年的预测从1.9%提高到2.5%。欧元区随着政治风险减弱以及希腊逐渐走出债务危机,能源价格处于低位以及欧洲央行超低利率政策对欧元区内需形成支撑,整体下行风险减弱,IFM也将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多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日本经济在内需和投资持续拉动下复苏态势有望增强。新兴经济体将表现不一,受美国税收改革和相关财政刺激措施的积极溢出效应、大宗商品价格走强的影响,墨西哥、巴西等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将加强;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实现快速增长,将拉动中国和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

 
图:2018、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1.2、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好于上年同期和年初预期,实体经济回暖迹象明显,支撑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展望2018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新业态、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政策积极效应将不断释放显现,我国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总基调并保持平稳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8年和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上调至6.6%和6.4%,这是IMF2017年第五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发布的2018中国经济预测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呈前高后低趋势,一季度为6.8%左右,二、三季度为6.7%左右,四季度为6.5%左右,全年增速为6.7%左右,整体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消费需求来看,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一方面,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战略深入落实,分享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在消费领域广泛渗透,带动养老、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网络购物、共享单车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从投资需求来看,201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稳中趋缓,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方面,随着房地产管控政策不断出台,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将持续拖累放缓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供求关系继续改善,将促进工业投资保持稳步增长,特别是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战略驱动下,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装备、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投资需求将加速增长并促进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从进出口需求来看,2018年我国进出口将保持增长趋势。一方面,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进口能力增强,加之“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并取得实质性建设成效,将带动我国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高基数效应、投资增长减缓和货币政策收紧影响,2018年进出口增速将低于2017年。 

        2、产业政策环境预测 

        2.1、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将继续出台 

        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战略制高点的重要切入点,是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未来,我国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集中资源、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我国汽车行业的现有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传统汽车制定的,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的法律条款仍在探索和制定中。近两年来,工信部陆续印发了《汽车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2017年6月13日,工信部公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现状、产业应用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此外,《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推进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使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的规范》也在制定之中。为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加快行业急需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2018年2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组织召开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工作计划讨论会,就标准体系建设和2018年重点标准项目听取了行业意见。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重大突破口,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未来还将不断出台,通过修改法规、技术攻关、示范推广、加强协调等四个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2.2 、工信部明确2018年汽车节能领域相关工作重点

        2018年2月22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了《2018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其中涉及到汽车产业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工信部明确2018年汽车节能领域相关工作重点

一是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开展重点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推进中国铁塔公司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制定动力电池溯源管理要求,推进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试运行。

二是深化甲醇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制定一批甲醇汽车领域重点标准,推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

三是深入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推进第二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四是加强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发布首批电器电子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例外清单,会同认监委发布合格评定制度,开展《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按照《汽车有害物质可回收利用率暂行管理要求》定期发布符合性情况名单。

五是继续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研究机械、汽车、电子、通信行业等重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建设一批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3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工作加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至今已超过8年时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回收的压力将逐渐增加。基于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会有大量的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据业内预测,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大约是2016年报废量的20倍。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将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领域。市场预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总规模将在 2020 年超过 100 亿元,到 2025 年将达到 380 亿元左右。 
我国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2017年7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联合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和《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3项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标准,并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加上此前发布的《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实际上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政策体系,对未来的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我国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2018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办法》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而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由于当前我国仍处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导入初期,动力电池的回收网络还很不健全,还没有形成由车企、电池企业、回收企业、物流企业协同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因此,预计未来我国还将继续加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管理工作,继续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完善政策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3、 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3.1 、产销增速或将低于2017年 

        根据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的周期特征,在产销增速经历双位数高增长后,市场往往进入调整期。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均超过10%,因此2017年汽车市场进入回调期,2018年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微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流通所的预测,2018年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整体偏负面,在乘用车增长乏力和商用车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预计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增速不会高于2017年。在“2018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也发布了2018年的汽车产销预测情况。结合汽车企业的排产计划,中汽协预测,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将在2987万辆左右,预计增速为3%。 

        3.2 、车型分化走势仍将继续 

        2018年,乘用车或将呈现弱势回升局面。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型一直是乘用车市场的销售主力,尽管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但其对乘用车市场销量的影响以及透支效应会持续弱化。2017年新车的密集投放将于2018年释放增量,因此2018年乘用车市场增速有弱回升的内在潜力。具体分车型来看,作为近年来乘用车市场增长的强劲支撑,SUV车型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仍将高于轿车增速。此外,SUV车型的市场份额有望在2018年超越轿车。商用车方面,由于受政策影响较大,考虑到宏观经济以及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小幅回落,2018年商用车的影响因素偏负面,产销增速可能会下一个台阶。分车型来看,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电子商务及快递业务快速发展都将支撑货车市场增长;客车方面,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建设和民航运输的普及,客车在旅游方面的需求有所减弱,而近年来公交客车的采购大跃进为市场调整埋下伏笔,客车市场难以形成有效支撑,2018年仍将维持低迷运行态势。 

        根据预测,2018年乘用车销量约为2559万辆,同比增长约3%。分车型来看,轿车销量约为1177万辆,同比下滑1%;SUV销量约为1152万辆,同比增长11%;MPV销量约为179万辆,同比下滑11%;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约为51万辆,同比下滑7%。商用车方面,预计2018年销量将整体增长2%至428万辆。其中,客车类产品销量约为47万辆,同比下滑8%;货车销量381万辆,同比增长3%。

        3.3 、整车出口将延续增长态势 

        整车出口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复苏,预计2018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会延续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将有所下降。根据预测,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约15%。进口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国内M2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趋缓,这将影响进口汽车的消费能力释放,预计2018年汽车进口量仍会保持增长,但增速将大幅降低。中汽协预测,2018全年汽车进口量将增长约4%,达到130万辆左右。 

        3.4 、年初库存或将小幅反弹 

        根据 “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2017年12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0.90,同比上升10%,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7.7%,也位于警戒线之下。 
2017年4季度,进入年底冲量季,部分经销商为了年底冲量及清库存,进行降价促销;小排量购置税减免政策2018年正式退出,使得小排量汽车购买需求得到释放;春节临近也是促进市场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2018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又逢春节放假,预计市场需求将有所下降,汽车销量或将较为平淡,库存或将小幅反弹。经销商应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防库存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风险。

图: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3.5 、汽车行业向低碳、智能方向深度发展

        从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来看,低碳、智能成为全行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组织起草有关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也在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希望通过制定战略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力争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

        从低碳化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良好的增长潜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销量、销量占比、保有量等方面均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相较于欧美等主要国家,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标准法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且政策支持力度大,并能够从体制上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在基础设施方面,奖补政策、桩进居民小区、停车场和充电设施一体化、企事业单位内部建桩等政策密集出台对充电设施建设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正在不断优化,这将对需求增长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快,零部件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产业的成熟使得生产成本下降,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也将对需求产生一定利好作用。从智能化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出台了多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各汽车企业也均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列入战略规划和技术路径之内,并且加大了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力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关联众多领域,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未来还将有更多汽车产业链之外的行业和企业参与到其中。因此,未来汽车产业将在低碳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迎来新的变革,新的产业生态也将逐步形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供需规模及PEST分析:市场将回暖并有望超疫情前水平

我国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供需规模及PEST分析:市场将回暖并有望超疫情前水平

从供给端来看,巡游出租车拥有量而言,整体走势较为平稳,呈微弱下降走势;2022年,全国拥有巡游出租汽车136.20万辆,较2021年的139.13万辆减少了2.93万辆。

2024年03月26日
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空气悬架过去多配置于奔驰,宝马等豪华高端车型当中,对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提升明显。由于空气悬架的成本高于传统悬架系统,过去主要配置于60万元以上的进口豪华汽车中,如:奔驰、宝马、奥迪等中高端车型。

2024年03月04日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本土供应商在上游实现多点突破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本土供应商在上游实现多点突破

目前国外高级大客车几乎全部使用空气悬架,重型载货车使用空气悬架的比例已达80%以上,空气悬架在轻型汽车上的应用量也在迅速上升。部分轿车也逐渐安装使用空气悬架,在一些特种车辆(如对防震要求较高的仪表车、救护车、特种军用车及要求的集装箱运输车等)上,空气悬架的使用几乎为唯一选择。

2024年02月28日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货品牌渐成新消费时代主流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货品牌渐成新消费时代主流

国货品牌的崛起不仅仅是Z世代消费者观念的进步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还倚赖中国产品和品牌在品质、设计、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新高度,以及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持,助推品质过硬的国产品牌加速走向行业前列,以gb好孩子为首的头部力量逐渐引领行业新发展。

2023年11月03日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快速发展,高压快充车型价格下探加速渗透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快速发展,高压快充车型价格下探加速渗透

自2018年保时捷发布支持800V快充车型Taycan,车载快充技术从百万豪车逐渐下探,包括奔驰、奥迪、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纷纷推出支持快充技术的车型。到2023年6月,小鹏汽车推出的G6入门版价格为20.99万元。参考OPPO发布VOOC闪充技术打出“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广告语开启了手机快充时代,车载快充技术进入

2023年10月31日
产业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全面扩张

产业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全面扩张

2023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9.8%。基于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产销基数提升明显,2023年新能源汽车增速有所放缓,但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较2022年增长约31%。

2023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