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营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图)

         (一)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近年来,国内外汽车整车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图: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万辆)情况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凭借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国内零部件企业也逐步进入国际汽车巨头的采购体系,步入国际市场。然而,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下游整车产品价格下降,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进而压缩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大、中型企业凭借技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二)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由于我国汽车内饰行业起步较晚,一段时期以来,行业内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较为依赖引进国外技术,导致行业内企业自主开发设计能力相对较低,大多数国内企业不具备基础开发、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超前开发能力,整体技术实力偏弱,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的不断深化,各企业持续加强同步开发能力,部分企业已经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设计汽车饰件产品,可进一步降低汽车整车制造商对饰件产品设计的参与程度,从而有效强化企业自身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在汽车饰件核心总成产品方面,目前行业内已广泛应用模压、注塑、发泡等工艺技术,能够满足汽车整车制造商对饰件产品的技术需求,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及技术开发,已在某些工艺环节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部分产品工艺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汽车饰件非核心单元件方面,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往往通过外购或委托传统饰件制造企业进行生产,以保证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

         经过多年发展和经验积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模具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生产工艺能力均有大幅提升,部分开发设计能力较强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已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已能够达到全球汽车产业的零部件采购质量要求及交货要求。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通用化平台战略


         为满足市场对汽车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汽车行业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加快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但新技术研发的时效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高投入,多品种生产制造的管理复杂化,又使汽车企业不堪重负。为寻找规模经济与多样化、个性化的平衡点,汽车行业纷纷推出平台战略。在平台上可以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和零部件,实现在一个基本型上组合成不同款式、性能各异的车型。

         平台战略的优势在于能大幅降低开发费用,缩短产品开发、更新周期;借助通用零部件更大规模的生产,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零部件模块化、系统化。平台战略能够使降低成本与产品多样性取得很好的统一,通过实施平台战略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又可达到立项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价成本。目前欧美各主流汽车厂商普遍采用平台战略。

         (2)生产向自动化发展

         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手工装配生产线中存在人工操作失误而造成产品缺陷的问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以及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建立自动化生产工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一致性及其质量稳定性,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基于汽车行业发展对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质量稳定提出的更高要求,生产自动化已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工艺向集成化发展

         目前,汽车饰件生产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对于工艺的研究将不限于量化,而将更趋于工艺细节的优化。随着产品开发总成化趋势的逐步显现,行业内企业更多地位汽车制造商提供饰件总成产品。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不断对设备、模具、材料及工艺进行整体研究,将注塑环节的前、后工序进行融合,实现工艺集成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汽车饰件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工艺集成,将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干预,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精密性,并能够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工艺向集成化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行业内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4)产品向轻量化发展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化解上述问题的关键。根据数据显示,汽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排放可降低5%-6%,而燃油消耗每降低1L,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2.45kg,因此,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汽车轻量化过程中,受塑料特性的影响,部分零部件目前仍无法用塑料替代,但以塑代钢减轻重量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国际知名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均在研究塑料在汽车上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全塑汽车的研发;美国通用、杜邦等公司已研究出数种汽车塑料车身板材,有些已在概念车中得到实际应用。

         (三)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汽车整车制造业紧密相联,整车制造业产业周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受下游整车行业、经济波动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2.行业的季节性特征

         在季节性上来说,因为整车厂的整车销售要先备货,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产销售一般要先于整车的生产销售,同时,整车厂通常在下半年的年底和农历春节前后市场和销售力度更大,鉴于汽车整车厂通常要提前1-2 个月备货,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下半年的销售通常好于上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3.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因现代汽车工业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决定了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的客户较为集中。因此,整车厂在选择供应商时为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及提高协同生产能力,往往选择在整车厂周边区域的供应商,因此逐步形成了以东北、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华中和西南等汽车产业基地为中心的行业分布特征。

         (四)行业壁垒


         1.供应商准入壁垒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广泛采用整车分工协作战略和零部件全球采购战略,整个行业正逐步向业务外部化、产业链配置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相互依赖性得到强化。

         同时,考虑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等因素,整车厂商往往对其配套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及安全、同步技术研发、后续支持服务等设置了严格准入要求,整车厂在选定供应商时须进行现场工艺审核、开发能力审核、品质保障能力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合格供应商才有资格进入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进入供应商体系后通过招标进入整车厂的新车型零部件供应,同时,新车型零部件亦须经过新产品开发的一系列开发流程如新产品试制、小批量量产、客户PPAP 检测程序等等。因此,资金、品质、技术实力较弱的企业难进入整车厂的供应体系。

         2.技术和研发壁垒

         随着汽车工业的竞争,整车厂推出新车型的速度日益加快,整车厂对研发新车型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同步开发的要求。

         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整车开发环节,否则将逐渐远离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并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同时,汽车行业对安全和舒适等方面的要求的日益提高,部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整车厂也对零部件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研发上的壁垒决定了只有拥有技术和工艺保障能力的企业才能进入整车厂的供应体系。

         3.规模和资金壁垒

         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整车厂在汽车产业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供应的及时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为满足这一系列的要求须对生产条件、生产环境严格控制,亦需购买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另外,汽车零部件行业要满足整车厂的供货要求亦要维持必要的库存原材料和产成品,整车厂在付款周期安排上亦有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因此,没有一定的规模生产能力和资金实力,很难满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产和运营要求。

         4.人才和经验壁垒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原料采购、产品开发、生产运营、品质控制等环节的管理和要求日趋严格,零部件供应商只有具备全面出色的系统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和整车厂的长期稳定合作,因此,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持续不断的管理运营经验的积累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良好运营的保证,构成了行业的人才和经验壁垒。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汽车产业为国家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上游涉及钢铁、橡胶、石化、电子等行业,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服务等行业。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2009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明确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将以坚持扩大内需、坚持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业升级作为基本原则,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13 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针对汽车行业提出推动整车企业横向兼并重组、推动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向服务领域延伸、支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四大思路,明确支持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展战略联盟,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化生产;鼓励汽车企业“走出去”,把握时机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并完善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2)国际市场及国内市场对汽车长期稳定的需求

         从全球市场来看,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汽车普及仍将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增长的持续动力,随着汽车产业链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以及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二三线地区汽车保有率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一线地区的换车需求及二三线地区的汽车普及需求,国内汽车产业仍将保持长期稳定的需求。2008年至2016 年中国汽车产量与GDP 走势对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008 年-2016 年中国汽车产量与GDP 走势图
 

         由上图可见,中国汽车产量随着GDP 的逐年上升而快速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道路状况的不断改善仍将推动国内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从而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3)产业转移及采购全球化带来发展契机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国外整车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纷纷采取整车生产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零部件采购全球化战略,加之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于国外整车厂商的订单持续上升,使得其经营规模和利润水平受海外市场需求扩大的影响而迅速增长。

         (4)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国际市场地位逐步提升

         由于国内企业通过不断引进和自主研发并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及性能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汽车生产中;部分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的设计开发经验及技术创新能力,已拥有同国际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的实力,成功跻身于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其产品与服务逐渐获得更多国际客户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行业地位。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规模和产值虽然较大,但由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生产企业自成体系,缺乏协调沟通机制,造成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零部件企业,也未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充分体现行业规模效益。这一市场竞争格局导致整车厂商在商业谈判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趋于集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零部件行业的集中度也在逐步提高,零部件供应商集团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朗。

         
(2)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普遍资金实力较弱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 年,国内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4,149 家(主要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相比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国内具有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零部件企业较少,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3)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尚不成熟,与国际技术水平存在差

         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多数为国外大型汽车零部件公司拥有,国内生产一般采取合资方式。因此国内零部件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方面还不能完全独立自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键零部件辅助零件的创新和开发,制约了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汽车内饰件企业处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中游,其上游原材料主要是 IMD 箔膜、INS 箔膜、塑料粒子、辅助类材料等;能源需求主要是电力。汽车内饰件企业主要服务的下游行业为整车厂商。

图: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主要原材料 IMD 箔膜、INS 箔膜、塑料粒子、辅助类材料等市场竞争充分,各产品供应充足,能够保障行业的材料需求,而汽车饰件原材料的价格主要由石油、天然橡胶等资源类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近年来由于受到资源类商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橡胶塑料及其它化工材料等原材料的价格亦出现波动,对汽车饰件企业的生产成本及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汽车内饰件行业不属于高耗能行业,因此电力供给一般能够得到保障。此外,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供货时效性及稳定性会影响到生产厂商的生产排期及供货的及时性。

         2.下游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汽车内饰件企业的下游一般是汽车整车生产厂商。汽车内饰件属于汽车耐用零部件,使用寿命与整车寿命大致相同,因此产品进入售后服务市场的比例较少。

         整车厂商一般采取“零库存”存货管理,汽车内饰件生产厂商需备有一定的库存量,以随时满足整车厂商调货需要,因此汽车内饰件厂商需要根据整车厂商的生产计划调整自身的生产计划,以满足整车厂商的要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供需规模及PEST分析:市场将回暖并有望超疫情前水平

我国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供需规模及PEST分析:市场将回暖并有望超疫情前水平

从供给端来看,巡游出租车拥有量而言,整体走势较为平稳,呈微弱下降走势;2022年,全国拥有巡游出租汽车136.20万辆,较2021年的139.13万辆减少了2.93万辆。

2024年03月26日
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空气悬架过去多配置于奔驰,宝马等豪华高端车型当中,对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提升明显。由于空气悬架的成本高于传统悬架系统,过去主要配置于60万元以上的进口豪华汽车中,如:奔驰、宝马、奥迪等中高端车型。

2024年03月04日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本土供应商在上游实现多点突破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本土供应商在上游实现多点突破

目前国外高级大客车几乎全部使用空气悬架,重型载货车使用空气悬架的比例已达80%以上,空气悬架在轻型汽车上的应用量也在迅速上升。部分轿车也逐渐安装使用空气悬架,在一些特种车辆(如对防震要求较高的仪表车、救护车、特种军用车及要求的集装箱运输车等)上,空气悬架的使用几乎为唯一选择。

2024年02月28日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货品牌渐成新消费时代主流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货品牌渐成新消费时代主流

国货品牌的崛起不仅仅是Z世代消费者观念的进步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还倚赖中国产品和品牌在品质、设计、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新高度,以及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持,助推品质过硬的国产品牌加速走向行业前列,以gb好孩子为首的头部力量逐渐引领行业新发展。

2023年11月03日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快速发展,高压快充车型价格下探加速渗透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快速发展,高压快充车型价格下探加速渗透

自2018年保时捷发布支持800V快充车型Taycan,车载快充技术从百万豪车逐渐下探,包括奔驰、奥迪、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纷纷推出支持快充技术的车型。到2023年6月,小鹏汽车推出的G6入门版价格为20.99万元。参考OPPO发布VOOC闪充技术打出“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广告语开启了手机快充时代,车载快充技术进入

2023年10月31日
产业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全面扩张

产业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全面扩张

2023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9.8%。基于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产销基数提升明显,2023年新能源汽车增速有所放缓,但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较2022年增长约31%。

2023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