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应急行业重要性凸显 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未来市场将持续增长

       应急产业一般指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活动的集合。按类别划分,一是救援处置装备与技术,二是监测预警诊断设备与技术,三是预防防护产品与技术,四是应急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

       应急产业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发展应急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作为单独产业类别鼓励发展;工信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工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制定应急工业产品相关标准,促进应急工业产品推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做出了促进安全产业发展,建立国家安全产业基地的规划;公安部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作为提高各级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科技部在“十一五”基础上,“十二五”又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方面确定了36个专项研究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践,也使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应急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广东、安徽、重庆、浙江等地方政府,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将应急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一批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在中央政府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在各类突发事件对应急产品需求的牵引下,各级地方政府、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应急产品的积极性较高,研发和生产投入力度加大,包括设计、管理、标准、监测、认证、展示、物流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初见雏形。应急产业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接关系逐步建立。企业对应急产品投资行为由以往被动、无意识状态,开始向主动、有意识状态转化;投资形式开始由产品投入向产业投入转化;部分地区开始了应急产业园建设;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江苏等省,一些民营资本开始按商业化模式,自主投资应急产业园建设,应急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正在显现。

       我国应急产业已经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南和中部五大产业聚集区。以广东省为例,全省应急产品的生产企业高达2000多家,产品种类覆盖国家重点产品和指导目录的60%以上,年产值约4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0万人。

       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4878.4亿元,接近1.5万亿元。

2015-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应急产业联盟,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5-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不同类型市场规模走势(单位:亿元)

年份

处置救援

监测预警

预防防护

应急服务

2015

4979.18

2133.94

1600.45

177.83

2016

5775.84

2475.36

1856.52

206.28

2017

6642.16

2846.64

2134.98

237.22

2018

7439.21

3188.23

2391.17

265.69

2019

8331.90

3570.82

2678.11

297.57

资料来源:应急产业联盟,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应急产业在我国仍是新兴产业,其发展依然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短板,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首先暴露的是政府对应急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应急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过慢。由此未来应急产业的改革将从政府的扶持方向和力度开始,以事前和事中的应急产业为核心,扩大相关企业的补贴力度,增强地方政府间的应急联动性。应急产业的改革将从政府开始,进而辐射到企业和个人。未来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2891.5亿元。

2020-2026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以来,应急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行动,市场前景广阔;工信部印发了《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力度加大。

       国内应急市场的用户主体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和专业救援队。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志愿者救援市场及公众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市场规范化管理和准入门槛尚未完全形成,除消防和医疗救援等较成熟的领域外,其他领域的检测和认证体系缺失,迫切应急领域的行业组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应急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这样的企业集团在国内凤毛麟角。国家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力度加大,国家将建设30个左右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

       应急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加大,有利于在研发应急产品的同时,积极探索应急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提早在应急服务细分领域布局,抢占地盘,领先一步发展应急服务业务,延伸应急产业链,促进在应急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应急产业的供给能力将不断提升。

       我国公共安全理念尚处提升阶段,应急产业潜在市场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需求。

       一是家庭自主购买应急产品意愿不强。北京、上海、山东、重庆等地均组织过安全应急自救包进家庭、进超市活动,通过财政补贴给予支持,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公众大多抱有“灾害离我很远”的侥幸心理,认为这些东西可能永远用不上,不愿意在这方面消费。

       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应急产品缺乏相应规范。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求高层建筑必须配备的逃生绳索、缓降器等应急装备还没有纳入我国强制配置标准,地震救援、环境应急、卫生应急等救援队伍和应急避难场所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制定装备配备规范。

       但是,从整体的政策和市场趋势来看,我国应急产业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对一个国家而言,防灾减灾、“未雨绸缪”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应急产业显露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应急体系的“十三五”规划》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对中国应急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十三五”时期,工信部将重点发展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关键装备、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装备等十类标志性应急产品,加快形成系列化、成套化应急产品解决方案,推动应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应急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2021年中国卫星应急通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  eVTOL初露锋芒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 eVTOL初露锋芒

在政策密集加持下,中国低空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超过9500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5000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万亿大关。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