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低 重点需求领域为高速钻攻中心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高档数控机床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光机、数控系统件等设备提供商;下游主要是消费电子、通信、汽车以及精密模具等行业领域。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可以从机床的中央处理单位、分辨率、进给速度、多轴联动功能、显示功能和通讯功能等六个方面来体现。其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分辨率为0.1μm;进给速度为24-100m/min或更高;拥有齐全的CRT显示,有图形、人机对话、自诊断等功能显示及三维动态图形显示功能;通信功能主要是MAP(制造自动化协议)等高性能通讯接口,且具有联网功能。
       
       数控机床技术水平主要指标

技术水平

低档

中档

高档

中央处理单位

8CPU

3264位并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CPU

分辨率

10μm

1μm

0.1μm

进给速度

8-15m/min

15-24m/min

24-100m/min或更高

多轴联动功能

2-3轴联动

3-5轴联动或更多

3-5轴联动

显示功能

简单的数码显示或CRT字符显示

较齐全的CRT显示,有图形、人机对话、自诊断等功能显示

齐全的CRT显示,有图形、人机对话、自诊断等功能显示及三维动态图形显示

通信功能

无通讯功能

R232DNC直接数控等接口

MAP(制造自动化协议)等高性能通讯接口,且具有联网功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中国数控机床需求结构中,高档机床仅占10%,市占率低。近年来,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装备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数控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最高,从65%增长到82%;其次是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从45%增长到65%;然后是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低,仅从2%增长至6%。
       
       中国数控机床需求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年中国不同档次数控机床国产化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对未来十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作出规划。未来十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重点需求领域为20000~60000r/min高速钻攻中心,重点产品包括电子与通讯设备、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等。
       
       2015-2025年中国高档数控机床重点需求领域及产品情况

重点需求领域

重点产品

2000060000r/min高速钻攻中心

电子与通讯设备

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

PSA贴敷机以及机器人化智能检测装配生产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各方面的性能,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新型功能部件的应用成为必然。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档数控机床发展新型功能部件包括高频电主轴、直线电动机和电滚珠丝杆。
       
       国内外高档数控机床发展新型功能部件应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支持我国高端数控机床行业发展,促进行业产业产品升级。2019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召开2019年第一次重点工作推进会,总结了2018年课题验收情况,并就2019年度课题申报及评审要求、管理制度完善等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近年来中国高端数控机床相关国家政策

时间

政策/措施

具体内容

2015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对未来十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作出规划。未来十年,我国数控机床将重点针对航空航天装备、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等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高档数控机床、先进成形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

2016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中国在2020年数控机床国产化率将超过50%

2018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研发推广关键智能网联装备,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中间件产品的集成创新。

2018

数控机床专项成果应用推广会召开

会议通报了数控机床专项管理的最新要求,交流了高端机床装备与精密复杂刀具等数控机床专项成果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情况。

2019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召开2019年第一次重点工作推进会

总结2018年课题验收情况,并就2019年度课题申报及评审要求、管理制度完善等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