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产业向好发展 为我国电力设备检测业务壮大提供助力

       近年来,我国电网逐渐向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交直流混联方向发展,电网运行特性更加复杂,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对电力设备运行和控制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设备作为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带来极大的停电损失,因此,必须对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其投入使用后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设备检测上游行业主要是各类检测设备、检测耗材的生产制造业,下游行业为电力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力设备使用企业。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电力行业持续向好发展,为电力设备检测业务的壮大提供动力。近年来,我国电力生产和消耗量不断增长,火力发电占比达70%以上。根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发电量达到71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2020年1-5月份,发电量2732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1%。
       
       2014-2020年1-5月我国社会发电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2014-2020年1-5月我国社会用电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我国电力行业发电量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电力设备的研发、元器件采购、生产制造、安装入网、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均涉及检测。目前,我国电力设备检测主要由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设检测机构(第一方)、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使用方所属检测机构(第二方)以及独立检测机构(第三方)参与完成。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分类及企业代表

类别

监测领域

企业代表

第一方检测机构

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部实验室,主要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内部的研发中间测试提供质量检测

如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等企业内部实验室

第二方检测机构

主要为电网企业、铁路系统、石化及钢铁企业、发电企业等下属的试验研究院或检测认证中心,主要为电力企业内部的到货验收、现场试验以及电力系统工程试验研究及验证提供检测服务

如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实验验证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实验检测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实验室

第三方检测机构

独立于任何电力设备生产制造商以及使用方,接受社会委托,向社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包括:生产企业的委托检验、型式试验,认证检验,仲裁检验、科研成果鉴定试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标准试验验证以及电力企业的市场准入及到货检验

如本公司、电科院、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沈变院、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具有CNASCMA资质的实验室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在技术经验、品牌积累、资质获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进入门槛。因此,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壁垒。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准入壁垒

壁垒

具体内容

技术与经验壁垒

电力设备检测机构不仅需要掌握所检测对象的全部技术特征,而且需要掌握检测技术本身,包括标准要求、测试方法、检测系统、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等诸多方面。除了要求检测机构拥有先进的检测技术,同时还需要检测机构依据丰富的经验对检测设备状况、检测数据的差异等进行准确的分析

品牌及公信力壁垒

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公信力对检测机构尤为重要,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赢得市场客户的信赖、提升检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而如果在市场上没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可信度,电力设备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很难获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其业务承揽的难度也将大幅提升

资质准入壁垒

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广泛应用于投标招标、质量认证、产品研发、政府质量监督等领域,具有“证明”或“公证”作用,因此国家对检测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制度,使得市场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资质准入壁垒

人才壁垒

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检测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实际操作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检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逐渐凸显,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受到人才短缺的制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20年中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前景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  eVTOL初露锋芒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 eVTOL初露锋芒

在政策密集加持下,中国低空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超过9500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5000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万亿大关。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