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需求转变分析(图)

       我们认为从人口结构、劳力成本、产品竞争力三大方面来考虑,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正逐渐削弱,在智能制造时代的浪潮中,原有的依靠廉价成本要素投入、产能规模优势的制造业扩张模式将落下帷幕。 

       人口结构:我们预计 2015-2025 年体力劳动适龄人口年均下降近 1000 万 

       中国人口数量步入平稳增长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发现:第一波人口高峰为 1962-1973 年,每年人口出生量在 2500 万以上;第二波人口高峰为 1981-1997 年,六零后出生人口进入生育年龄后,迎来次高峰,每年出生人口在 2000~2500 万人左右;自 1987 年以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2001 年后每年新增人口规模维持在 1600 万人左右,全国人口总数呈现温和增长态势。 

 
图:1950 至 2016 年全国人口出生情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980 年至 2005 年我国劳动力总量从 5.03 亿增加到 7.67 亿,年均增加 1000 万左右,这是 60 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时期的人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结果。在此期间,我国劳动力数量增量大,供给充足,人力资本相对廉价,属于劳动力买方市场,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轻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2005-2010 年,全国劳动参与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年均下降 1 个百分点。 

图:1980-2016 年全国劳动力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劳动参与率逐渐降低
 

       2015 年是大拐点,2015-2025 年我们预计每年体力劳动适龄人口可能减少 1000 万左右。根据《人力资源发展报告》中的数据,城市人员平均退休年龄为 56.1 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由于劳动强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因此普遍较早退出体力劳动力市场,一般会提早 3 到 5 年。在缺少权威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假设 53 岁为劳动者退出体力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进行数据估算,并给出以下三个参考性的趋势判断: 
 
       体力劳动力市场面临的老龄化时点更加提前。从 2015 年左右开始,体力劳动力市场每年减少一千万适龄人口,这一趋势或维持 10 年以上,累计减少的适龄人口将占当前人口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老龄化进程将开始深刻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15-2017 年是体力劳动力市场迎接大拐点的三年。如果以 51 岁作为繁重体力劳动者退出年龄,2013 年就是时间拐点,2013 年工业机器人在下游相关的工业增加值和汽车业投资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销量大增,工业机器人最先替代的是繁重型劳动作业,从平均 55 岁开始,劳动者基本不从事体力劳动了,因此我们预计 2017 年将是轻体力劳动者开始大幅减少的时间节点。 
 
       体力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减少幅度较大。由于 1962 年前后人口出生规模差别非常大, 2015 年开始,1962 年后出生的人口逐步退出体力劳动力市场。在体力劳动力市场,这些人员的占比更高,所以变化会非常剧烈和明显。 

图:2002 至 2031 年全国体力劳动适龄人口变化情况估算
 

       劳力成本:工资水平将持续刚性上升  

       随着体力劳动适龄人口下降,我们预计中国在未来将面临体力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制造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人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随之消失。《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 2008 年至 2013 年,城市基层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从 1340 元/月升至 2609 元/月,五年翻了一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基层务工人员月工资增幅更高。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工资已经超过行业的整体工资水平,2016 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 4.2 万元/年,而生产人员的工资达到了将近 4.7 万元/年,比行业平均工资高出 10%左右。由于成本增加,利润变得稀薄,而汇率的波动又增加了额外的风险。回顾过去几年,不管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大批的制造企业倒闭。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产销调研及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图:全国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制造业
 
  

图:制造业设备操作人员年平均工资
 
  
       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成本优势也在减弱。美国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 2001 至 2014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增长超过 5 倍,同期增速大幅超过东南亚等国,与墨西哥的成本差距也在缩小。美国波士顿咨询的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2015 年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 25 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 96,双方差距已经大幅缩小。 
  
图:2014 年世界制造业成本比较
 


图:2000-2014 年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
 

       产品质量:消费者需求从追求性价比向定制化、精细化转变 

       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基本模式追求的是以大批量、规模化、流程固定的流水线生产制造低价的同质商品。依靠低价的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创造了“Made in China” 的传奇神话。但自 2012 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制造出口增速开始逐渐回落。以通用设备制造与专用设备制造为例,通用设备出口交货值增速于 2012 年达到峰值后在 2013-2014 年大幅下滑,2015-2016 年更出现出货值负增长;与之类似,专用设备出货值也于 2015 年出现了负增长,2016 年仅同比回升 3%。由此可见,低成本制造业的出口需求空间在不断缩小,中国制造神话风光不再。 


图:2008-2016 年通用设备制造出口交货值
 

图:2008-2016 年专用设备制造出口交货值
 

       以往消费者作为市场消费产业链的末端,总是在被动的接受企业设计的产品。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市场位置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正在逐渐凸显。 

图:消费者需求定制化、精细化变革趋势
 

图:消费者定制化需求实例:红领定制化服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热泵行业市场现状与下游应用分析:市场恢复增长态势 下游需求将长期向好

我国热泵行业市场现状与下游应用分析:市场恢复增长态势 下游需求将长期向好

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以及出口需求的增长,我国热泵产量也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热泵产量达到321.78万台,2022年产量超过400万台,达到422.35万台。

2024年03月22日
我国喷淋头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供给较稳定 下游工业地产需求逐年增加

我国喷淋头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供给较稳定 下游工业地产需求逐年增加

2021年由于全球通胀,原材料价格飞涨,带动不锈钢行业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当年市场规模暴涨,2021年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为4158.74亿元,2022年由于不锈钢价格回落以及表观消费量的下降,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为3418.68亿元,2023年我国不锈钢产品价格、销量逐步提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一定的増长。

2024年03月21日
“刀剪之都”全产业链建设推动我国刀剪行业脱胎换骨 一套完整产品体系已形成

“刀剪之都”全产业链建设推动我国刀剪行业脱胎换骨 一套完整产品体系已形成

2022年,受疫情及中国粗钢产量下滑影响,全球粗钢产量小幅下降。据资料显示,2022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8.79亿吨,同比下降4.2%。从产量分布方面来看,2022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为中国、印度和日本,产量占比分别为53.9%、6.6%和4.7%。

2024年03月18日
我国压力容器行业:重要性持续增强 产品逐渐向模块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我国压力容器行业:重要性持续增强 产品逐渐向模块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受下游多晶硅产能扩产周期影响,光伏压力容器装备需求也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太阳能压力容器装备市场规模从21.1亿元增长到了137.9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太阳能压力容器装备市场规模将增至287.8亿元。

2024年03月15日
我国容积式燃气热水器行业供需两旺 消费需求转变下头部企业地位进一步稳固

我国容积式燃气热水器行业供需两旺 消费需求转变下头部企业地位进一步稳固

作为全球家电产业主要的生产基地,中国成为家电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同时国内“煤改气”政策也带动了容积式燃气热水器行业产销量的提升。伴随着家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商业服务业等对于容积式燃气热水器的需求的増长,我国的容积式燃气热水器行业产销两旺。

2024年03月07日
我国煤矿机械初步形成“2高5重”产业格局  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煤矿机械初步形成“2高5重”产业格局 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煤矿机械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煤矿机械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并且年均增长率保持一定水平,市场需求旺盛。其中,2022年该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542.3亿元,2023年增长达到了1589.7亿元,增长率为3.07%。

2024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