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家电行业美的、格力及海尔三巨头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从2007年至2016年间,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的营业总收入GAGR全都超过10%,其中格力(12.53%)<美的(14.32%)<海尔(16.78%);净利润增速同样可观,从归母净利润GAGR表现来看,海尔(25.68%)<美的(29.45%)<格力(31.97%)。三巨头为保持规模增长,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海尔拿下GE家电业务,为开辟国际市场做铺垫;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想借助机器人产业开启自己的第二条跑道;格力留有憾事,本想进军新能源领域却在股东的反对下戛然而止。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收入规模上美的领跑,海尔居中,格力第三。

        美的集团并购事件频频,高层管理者整合能力极强,利润紧跟规模同步发展,十年间净利润提高10倍。而最优异的当属格力电器,不同于美的、海尔的外延式发展,仅靠空调业务的内生增长净利润提高12倍,在净利润上略超美的、近三倍于海尔其成长性之快,霸主地位当之无愧。

图:营业总收入上美的领跑,海尔居中,格力第三

图:净利润上格力略超美的、近三倍于海尔
 

        毛利率方面,海尔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美的和格力在近三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销售净利率方面,美的与格力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海尔在近三年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2007年至今,毛利率增长情况分别是,行业平均(+6.3pct)<美的(+6.7pct)<海尔(+10.9pct)<格力(+13.2pct);净利率增长情况分别是,海尔(+3.4pct)<美的(+3.6pct)<行业平均(+4.2pct)<格力(+10.6pct)。

        不得不说,专业化经营发展的格力电器毛利率和净利率提高最多。打出“好空调,格力造”口号的格力电器,在空调领域一直保有良好口碑,作为行业龙头处于强势地位,在面对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时通过提高产品均价保持毛利率的上升更容易被下端消费者接受。此外,费用控制良好也是格力转移成本的手段之一。

        美的集团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低于格力电器,可能与其多元化业务发展、外延式并购增长有关。美的集团在一系列国内外并购事件后毛利率与净利率仍能保持增长,背后的管理团队功不可没。公司在重视研发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改善经营,未来除了高端产品占比提高拉升毛利率与净利率,流程的不断优化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也能带来同样结果。

        青岛海尔的净利率在三者中排最末,并且近几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其公司期间费用较高有关(主要原因是其高端品牌建设及海外市场布局带来的高费用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费之和占总收入之比逐年升高。美的集团三费占总收入之比一直维持在15%~16%,格力的三费占总收入之比虽然在2012-2015年极速攀升后在2016年又降至15%左右,海尔的三费占总收入之比从2007年的16%逐年升高至今的24%。

图:十年间销售毛利率对比
 
图:十年间销售净利率对比
 
图:三费占总收入之比的变化趋势情况:美的保持稳定、格力先升后降、海尔逐年升高
 
图:近两年三费占总收入之比,美的居中、海尔最高 美的居中、海尔最高 美的居中、海尔最高
 

        对于股东来说,RO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的与格力的摊薄ROE始终保持在20%以上,海尔也在15%以上,均大于行业平均值,三家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性都很强。

图:海尔、美的、格力的摊薄ROE在15%以上
 

        家电作为制造业,现金流、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格力高达28.53,是美的和海尔的两倍不止,格力对销售渠道的强话语权使得其现金流非常充裕。截止2017第三季度,格力持有货币资金933.79亿元,远远超过美的的416.57亿元和海尔的321.61亿元,这部分资金占营业总收入之比分别为格力83.85%、海尔22.19%、海尔26.98%。从存货周转率来看,2015年开始美的同时领先于格力和海尔,公司管理者在内部实施的“T+3”等运营优化措施行之有效,变现能力上升。

图: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格力最高远超美的、海尔
 

图:存货周转率对比,2015年开始美的同时领先于格力和海尔
 

图:货币资金占营业总收入之比,格力最高远超美的、海尔
 

图:三巨头持有货币资金情况,格力现金流非常充裕(单位:百万)
 

        从以上财务指标来看,格力电器表现最为亮眼,而美的和海尔在不断对外扩张、发展多样化产品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有一个年份值得注意,即前一年房地产景气度下行延后影响+去库存+经济环境疲软的2015年,在家电扶持政策透支之后,冰箱洗衣机持续下滑,空调甚至出现月度最大跌幅超过40%的情况,整个家电行业呈现衰退状况。这一年格力受创最严重,营收从上一年的1400亿元跌落到1005亿元,同比下降29.04%,净利润同比下降11.46%;青岛海尔营收同比下降7.41%,净利润同比下降19.42%;相比之下,美的集团表现出极大的抗风险能力,营收1393亿元,同比微跌2.28%,净利润同比增长21%。在逆境之下,美的表现优于格力与海尔,主要原因是美的集团早已建立起良好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

表:重要财务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显示技术逐步跃升  Mini LED电视产业未来可期

显示技术逐步跃升 Mini LED电视产业未来可期

2014-2020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规模稳定维持在约2.2亿台水平;2021-2022年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俄乌战争及高利率环境带来高通胀与实际购买力下降影响,TV市场大环境有所恶化、规模持续萎缩;2023年市场需求仍较低迷,全球出货2.01亿台,2024年全球彩电市场迎来微增,预计整体出货量在2.14亿台。

2025年06月17日
AI技术日新月异 家电领域应用正快速展开

AI技术日新月异 家电领域应用正快速展开

AI技术快速发展,日益成熟:2018年OpenAI发布GPT-1,开启预训练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热潮。随后GPT-2、GPT-3等模型相继推出;2022年,ChatGPT的推出引发全球对AI大模型的广泛关注。国内科技企业亦快速跟进,文心大模型、通义千问、盘古大模型、豆包、DeepSeek等相继推出。AI大模型井喷之

2025年06月05日
国补刺激我国家用空气净化器行业消费回暖 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比例稳步提升

国补刺激我国家用空气净化器行业消费回暖 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比例稳步提升

2024年,我国家用空气净化器产量约为808.96万台,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由于出口需求一直较为强劲,因此国内产量并没有太多收到内需不足的干扰。

2025年04月21日
LED技术进步推动中国LED手电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行业尚未形成明显垄断格局

LED技术进步推动中国LED手电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行业尚未形成明显垄断格局

随着消费者对手电筒需求的多样化,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LE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使得手电筒更加节能、亮度更高、寿命更长。同时,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手电筒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具备防水、防摔、智能调光等功能的手电筒更受欢迎;太阳能手电筒、充电式手电筒等新型产品也逐渐

2025年03月21日
我国彩电企业成为全球主要力量 中韩厂商各自引领不同技术路线

我国彩电企业成为全球主要力量 中韩厂商各自引领不同技术路线

目前正在发生的显示技术升级是 Mini LED 和 OLED,目前 Mini LED 在降本普及的道路上领先 OLED 电视。Mini LED 和 OLED 都是彩电升级的显示方案,Mini LED 显示技术更加成熟,OLED 电视目前仍要解决烧屏等问题。

2025年03月13日
降价趋势中的洗地机市场:竞争加剧与需求增长并存

降价趋势中的洗地机市场:竞争加剧与需求增长并存

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洗地机与扫地机器人并不存在完全竞争,两者是可以兼容的。扫地机器人主要侧重于自动化清扫,能够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和避障技术,对地面进行高效清洁。它们通常适用于日常的地面清洁,尤其是需要频繁清扫的场所,如家庭、办公室等。

2023年11月14日
Z世代“钟爱”国产智能电视品牌 多部门联合发力肃清行业乱象

Z世代“钟爱”国产智能电视品牌 多部门联合发力肃清行业乱象

随着智能电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品牌都在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开机广告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也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各品牌需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用户需求来决定是否加入开机广告行列。

2023年10月07日
智能家居行业加速迈入全屋智能时代 多设备协同成行业趋势

智能家居行业加速迈入全屋智能时代 多设备协同成行业趋势

当前在高端住宅领域,智能家居几乎已经成为标配。目前,包括万科、碧桂园、绿地等百强房企均已涉足智能家居布局,智能家居为精装修房项目增加议价空间,随着精装全装市场的推进,未来预装有智能家居的精装房也会越来越多。

2023年07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