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闲置经济崛起 中国二手电商行业快速发展 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二手电商的交易形式主要包含二手买卖、二手置换、二手回收和二手捐赠,交易商品几乎涵盖所有消费品,包括二手数码、二手服装、二手奢侈品、二手图书等,但不包括二手车、二手房等大件商品。近年来,闲置经济崛起,将浪费变为消费,催生出广阔的二手电商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达8834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万亿,达到10409亿元。

2014-2020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人们闲置物品处置需求不断攀升,我国二手电商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19年我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2596.9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2020年将达到3745.5亿元。

2015-2020年中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及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二手电商用户规模也快速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二手电商用户数仅0.02亿人,而2019年增长至1.44亿人,预计2020年中国二手电商用户规模将达1.82亿人。

2014-2020年中国二手电商用户规模及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融资情况来看,2013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二手电商行业融资数量和金额的变化走势较为波动。数据显示,2015年后,我国二手电商融资市场有所降温,截至2019年,我国二手电商融资事件15起,较2018年减少12起,而融资金额达到73.6亿元,为近7年最高值,同比增长223.51%。

2013-2019年中国二手电商行业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二手电商行业初步形成了“两大寡头、四大梯队”市场格局。具体来看,第一梯队为闲鱼、转转两大寡头;第二梯队为爱回收;第三梯队为享物说、5miles、铁甲二手机、回收宝、红布林;第四梯队包括找靓机、花粉儿、只二、心上、胖虎、孔夫子旧书网、阅邻等。

中国二手电商市场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按估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综合型平台闲鱼和转转拥有绝对优势,占据二手电商90.9%的市场份额,渗透率分别达到72.9%和33.1%。

我国二手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各平台在二手电商行业渗透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手电商行业的主要玩家闲鱼、转转和爱回收布局各有侧重。综合类平台闲鱼采用C2C为主,加码C2B2C为补充的模式;转转逐渐从覆盖全品类转型为3C电子,模式由C2C 转向C2B2C;爱回收主攻3C数码赛道,由于在线上获得的流量有限,爱回收将布局转向线下,截至2020年12月共在全国建立700多家线下门店,线上与线下的总流量比例达到4:6。随着国内更多的闲置经济将通过二手电商的渠道进行交易,头部企业的集中度会愈发提升,综合类平台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闲鱼、转转、爱回收概况梳理

 

闲鱼

转转

爱回收

布局平台

淘宝天猫

58同城

京东

品类

综合类

综合类→3C电子

3C数码

商业模式

C2C+C2B2C

C2CC2B2C

C2B2C

经营模式

重点为个体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同时提供自营商品

重点为自营商品,同时为个体用户提供交易平台

自营商品

提供服务

个体自由交易平台;省心卖(估价,取件, 帮卖);无忧购(包真验货,包邮,包退,售后)

个体自由交易平台;省心卖(估价,取件,帮卖,售后);官方严选(验机,包邮,包退,售后)

线上评估邮寄回收;免费上门回收;线下门店回收

闲置来源

用户发布,淘宝“一键转卖”,省心卖

用户发布,转转优品快卖

用户发布,京东商城一键转卖

交易保障

芝麻信用

微信关系链,芝麻信用

京东小白信用,专业质检商

优势

成熟的交易体制;安全专业的交易制度;完善的信用交易制度;淘宝实现引流

3C产品统一质检标准;购买链条短

标准化手机回收处理流程;引用国防级Blancco数据安全;布局线下门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二手电商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中国自营电商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近年来数据标注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涌现了大批量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截止2023年数据标准行业相关企业数达到1123家,呈现出井喷的趋势。未来,在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下,预计数据标注相关企业数量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AI服务器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是算力基础设施之一。智能算力规模以AI服务器为基础,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AI服务器销售额为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我国AI服务器销售额持续增长,2022年AI服务器销售额为523.5亿元,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7%。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2022 年我国数据产量达 8.1ZB,同比增长 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 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存力总规模超 1000EB,数据存储量达 724.5EB,同比增长 21.1%,占全球数据总存储量的 14.4%。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2023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的收官之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的两年多以来,工信部坚持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

2024年02月24日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2024年02月22日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在数据中心领域,作为算力的物理承载,国内数据中心持续建设与扩容,推动数据中心总机架数连年增长。2018-2022年总机架数由 266 万架增至650万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预计2025年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将达到802万个,相应的算力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02月20日
政策聚焦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纪元

政策聚焦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纪元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政策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兴的领域和问题,如地理信息共享、隐私保护、安全保障等,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2023年12月26日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并购潮下或将呈现强者愈强趋势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并购潮下或将呈现强者愈强趋势

作为海量数据的载体,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未来几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截止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1.5亿元,在庞大的市场体量面前,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格局显得较为分散。

2023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