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私有云行业现状及竞争: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私有云是为单一客户使用而构建的,由客户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其核心特征是专属资源。在私有云技术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三代。

私有云技术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私有云市场的应用场景细分及对应的市场份额中政府、制造、金融、医疗为私有云主要应用场景,合计占总规模的70%。

2018年私有云市场应用场景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私有云可以分为包含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和服务。其中硬件产品指主要以物理形态支持私有云的IT基础设施;软件产品指私有云的软件形态产品;而服务贯穿私有云厂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全过程。根据中国信通院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私有云细分市场中,硬件产品占比最大,达到70%左右。

私有云产业链分布

类别

典型厂商

硬件

服务器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华为等

交换机、路由器

华为、中兴、新华三等

数据存储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华为等

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

绿盟科技、启明星辰等

软件

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

开源系列、Oracle、华云数据等

安全相关软件

绿盟科技、启明星辰、深信服等

服务

系统建设、运维等

中科曙光、浪潮系、新华三、太极股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8年我国私有云细分市场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外巨头技术路径各不相同,国内企业竞争激烈。综观当下各种厂商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可以看到,由于厂商各自的主业务不同,自然地形成了不同技术路线:一类是以AWS、阿里、微软等公有云服务商为代表,力推的是将公有云技术架构延展到私有云中。另一类是以VMware、各OpenStack服务商为代表,方案是将自己的私有云与公有云集成,或者将私有云架构直接部署到公有云中。简而言之,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混合云产品线,以便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占取先机。

国内外云产品巨头产品与特点比对

公司

平台

推出产品

产品特点

亚马逊

AWS

AWSOutposts

混合云产品。有两种使用模式:VMwareCloudonAWSOutposts,允许用户使用熟悉的VMware控制平面和APIAWSOutposts,允许用户在本地使用与AWS云端相同的控制平面和API。优势:开发人员希望能够只构建一次应用程序,就可以灵活地在云、本地或混合架构中部署该应用程序,并以一致的性能运行。

微软

Azure

Azurestack

AzureStack混合云,是微软Azure公有云在客户本地数据中心的延伸。它能为用户带来适合于云计算时代的灵活性和快节奏的技术创新,推进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也可以集成系统部署的特性,又能够解决某些应用场景对于数据安全和网络延迟的顾虑,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对于安全合规的严苛要求

谷歌

Google

AnthosGKE

混合云产品,20194月正式推出,Anthos通过使用开放API和可扩展的管理扩展接口让多云能力成为现实。应用场景:让用户可以在任何云上简单、灵活、安全地运行应用程序,而无需学习不同的环境和API

阿里巴巴

Alibabacloud

ApsaraStack

2016年推出,是基于阿里云分布式架构,将公有云架构延伸至私有云中。优势:ApsaraStack具备IaaS、数据库、大数据、安全、中间件等全套优势;开箱即用,自带POLARDB数据库,无需单独购买软件License;高度兼容,基于SQL的实时OLTP时空业务综合数据处理方案;客户遍布政府、金融、能源、制造等应用场景

IBM

IBMcloudprivate

IBMcloudprivate

私有云产品。可以部署在VMWareOpenStack等多种IaaS架构上,上层可以部署各种IBM,第三方及社区的镜像及模版应用。在设计上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及可靠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8年中国云管理平台份额来看,按市场销售金额计算,新华三、华为、浪潮、华云处于市场领先位置,云管理平台参与商增加,私有云市场份额呈现分散化格局。

2018年我国私有云市场份额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得益于国内企业对于私有云部署的偏好,我国私有云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788亿元,同比增长22.36%,年均增长保持20%左右。

2016-2022年我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私有云行业投资分析报告-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已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我国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已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2025年是我国海底数据中心元年,2025年2月我国首个海底智算中心在海南正式启用,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海底数据中心行业也进入到成长初期,预计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大模型赋能下行业走向工业AI

我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大模型赋能下行业走向工业AI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企业研发进度加快,国内工业软件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截止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3172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约为3395亿元,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5年11月12日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大模型一体机爆发式增长,多领域落地大模型一体机应用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大模型一体机爆发式增长,多领域落地大模型一体机应用

目前产业落地大模型一体机还是以推理一体机为主导。这是由于一方面模型推理是当前AI落地应用的主战场,许多企业不再自己训练模型,而是直接调用或部署现有模型进行应用开发,这也催生了对高性能、低成本、易部署的推理专用设备的巨大需求。

2025年11月11日
中国人体工学椅行业蓬勃发展 “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头部突围、中小厂商混战”格局凸显

中国人体工学椅行业蓬勃发展 “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头部突围、中小厂商混战”格局凸显

全球范围内,人体工学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24年,我国人体工学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08.81亿元,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1.42%。

2025年11月07日
国内外量子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持续加速

国内外量子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持续加速

全球主要科技强国均将量子计算视为战略制高点,并通过国家战略引导与资本投入等方式展开激烈角逐。量子计算作为未来技术革命的关键领域之一,已形成多国竞争博弈的格局。随着各国持续加大投入,以及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不断推进,未来几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态势预计将愈发激烈。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愈发成熟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广度深度正不断拓展

技术愈发成熟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广度深度正不断拓展

AI已广泛渗透至各行各业随着AI技术的成熟,AI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性应用,而是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医疗健康、制造业、金融业、零售与电商等领域,AI技术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在细分市场方面,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主要市场。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了智能家居81%的市场规模,构成了行业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智能连接控制设备(10%)、智能安防(5%)、智能光感(3%)和智能能源管理(1%)等细分领域。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2023年以来,游戏产业规模企稳回升,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3246亿元。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