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政策法规、下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

         1、行业主管部门

         其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公司主要产品中包含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软件,软件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软件业协会等。

         根据2013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铁道部改革方案公布,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后,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承接铁道部的行政职责,负责铁路行业政策、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制定,并对铁路行业市场准入、客货运价等进行审批,铁道部原制定的政策性文件继续适用;铁路总公司承接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国家铁路客货运输经营管理及拟定铁路投资建设计划,铁道部原制定的各类产品技术规范继续适用。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审核和批准超过一定资金支出金额或属于特殊产业环节的投资项目(包括审核和批准外商投资项目);监督国有企业改革;制定行业政策和投资指引。

         (2)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则、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项运输方式相互衔接。

         (3)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负责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铁路运输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设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组织或参与铁路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负责拟订规范铁路运输和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企业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情况;负责组织监测分析铁路运行情况,开展铁路行业统计工作等。

         (4)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国家铁路客货运输经营管理,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运输和特运、专运、抢险救灾运输等任务;负责拟订铁路投资建设计划,提出国家铁路网建设和筹资方案建议。负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建设项目;负责国家铁路运输安全,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工信部下属软件服务业司具体负责指导软件业发展;拟定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协调并管理全国软件企业的认定工作。工信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软件产品登记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

         (6)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地方分会是软件产业的行业自律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从事软件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单位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

         2、行业监管体制

         轨道交通列控设备主要应用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关系到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对进入国家铁路市场的企业、产品采取了严格的行政许可和认证制度,具体如下:

         (1)对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根据《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信号控制软件和控制设备、铁路通信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企业,应当向国家铁路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

         (2)对产品实行严格的认证制度

         根据《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铁路信号产品运用管理办法》,铁路信号产品实行资质准入管理,列入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目录和列入中国铁路总公司产品认证目录的铁路信号产品须分别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上道使用。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除遵守通常的法律法规政策外,还需要遵守轨道交通行业和软件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规程等,具体如下:

法律法规名称

颁布机构

实施时间

《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铁路产品认证通用要求》(V2.0)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

2019-01-15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

国家铁路局

2018-10-1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主要产业政策

         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系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行业,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行业进一步发展。行业主要政策具体如下:

主要政策

年份

部门

主要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2018年

国务院办公厅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持续深化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补短板、调结构、控节奏、保安全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年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到2020年,路网布局优化完善,装备水平先进适用,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营管理现代科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2017年

国务院

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网络覆盖加密拓展、综合衔接一体高效、运输服务提质升级、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绿色安全水平提升。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

2016年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

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

国务院

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并逐步成网,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6年

国务院

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电传动系统、智能化系统、车钩缓冲系统、储能与节能系统、高速轮对、高性能转向架、齿轮箱、轴承、轻量化车体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加强永磁电机驱动、全自动运行、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无线综合承载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化完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和城际铁路列控技术标准体系。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

 

 

2015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国家铁路局

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

《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

2013年

国务院

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市场化方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机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2013年

国家发改委

将“铁路行车及客运、货运安全保障系统技术与装备,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与车辆控制系统开发建设”和“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列为鼓励类发展项目。

《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

2012年

铁道部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技术创新,投资铁路新型运输设备、轨道桥梁设备、电气化铁路设备器材、节能环保设备器材、安全检验检测设备及其他铁路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维修,平等参与设备采购投标。

《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1年

国务院

鼓励软件企业大力开发软件测试和评价技术,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软件研发能力,提高软件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鼓励软件企业进行著作权登记。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6年

国务院

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把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技术装备列入了优先主题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包括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运载工具,形成系统成套技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基本情况

         基于历史和技术原因,中国早期铁路存在多种信号系统,严重影响运输效率,产生了建立统一技术标准的迫切需求。我国参考ETCS(欧洲列控系统)和国外高铁列控系统运用经验,结合自身铁路运输特点,确定了CTCS的总体技术框架,为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自主发展建立了一套基于我国国情的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经历了从单纯使用轨道电路的固定闭塞模式、综合使用轨道电路加应答器的准移动闭塞模式到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模式的发展阶段。目前城轨主要采用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技术特点

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

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产业下游情况分析

         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行业,下游为轨道交通行业。轨道交通行业包括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主要包括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和轻轨。

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人们对轨道交通运输需求的提升,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列车运行间隔越来越短,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保证显得日益重要。

         1、铁路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铁路大多是客货混运的线路,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长距离运输较多,呈现出“行车密度大、运输载重大、地面信号制式混杂”等运输特点。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我国铁路运输凭借其覆盖面广、运输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能耗较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现代交通运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数据来源:铁路统计公报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

数据来源:铁路统计公报

全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

数据来源:铁路统计公报

         “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预计达到3.8万亿元。铁路营业里程也将增长至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可见我国铁路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2、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概况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传统路面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与此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并促进环境保护,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必要市政设施之一。

         目前中国是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信息,截至2018年末,中国内地共计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5,761.4公里。2018年新增运营线路20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728.7公里。

全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投资方面,2018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5,470.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9%,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42,688.5亿元。预计随着中国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车道。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额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四、行业特性、壁垒及发展趋势

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周期性

区域性

季节性

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明显的季节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市场准入壁垒

技术壁垒

行业经验壁垒

客户粘性壁垒

人才壁垒

具有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

由于该技术体系的内含广泛、多样和对行业认知及经验积累的高要求,行业外企业掌握全部核心技术体系的难度很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新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充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很难持续满足客户不断更新的要求。因此,存在较高的行业经验壁垒

用户通常更倾向选择原供应商或其他行业内现有企业,使得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具有一定的客户粘性壁垒。

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国产化和自主化

轨道交通运输不仅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更是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因此提高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是我国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投入运行,轨道交通设备及技术的国产化及自主化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给国内列控系统相关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对保障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同一线路或不同线路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制式应相互兼容。随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程度逐步提高,轨道交通信号装备将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实现新老设备、国内国外设备的互联互通。

面向世界

中国已与包括美国、巴西、泰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洽谈合作开发铁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成立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亚太及全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轨道交通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作为上游产业也将因此获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铁路统计公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近年来数据标注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涌现了大批量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截止2023年数据标准行业相关企业数达到1123家,呈现出井喷的趋势。未来,在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下,预计数据标注相关企业数量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AI服务器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是算力基础设施之一。智能算力规模以AI服务器为基础,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AI服务器销售额为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我国AI服务器销售额持续增长,2022年AI服务器销售额为523.5亿元,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7%。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2022 年我国数据产量达 8.1ZB,同比增长 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 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存力总规模超 1000EB,数据存储量达 724.5EB,同比增长 21.1%,占全球数据总存储量的 14.4%。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2023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的收官之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的两年多以来,工信部坚持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

2024年02月24日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2024年02月22日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在数据中心领域,作为算力的物理承载,国内数据中心持续建设与扩容,推动数据中心总机架数连年增长。2018-2022年总机架数由 266 万架增至650万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预计2025年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将达到802万个,相应的算力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