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软件检测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与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而作为计算机与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软件检测行业正逐渐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在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加快、网络空间正能量进一步汇聚增强、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研究分析当前我国软件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明晰软件检测行业的发展前景,为我国软件检测行业发展政策研究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协同管理软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  》

         1软件检测的定义与行业定位

         1.1软件检测定义的发展演进

        软件检测也称软件测试。在早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当时软件规模很小、复杂程度低,软件开发的过程混乱无序、相当随意,软件测试的含义比较狭窄,将测试等同于“调试”,目的是纠正软件中已经知道的故障,常常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对测试的投入极少,测试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码,产品已经基本完成时才进行测试。直到1957年,软件测试才开始与调试区别开来,并将其作为一种发现软件缺陷的活动。到了20世纪70年代,业界已开始思考软件开发流程问题,“软件测试”一词开始频繁出现。1972年,首届软件测试会议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举行。1979年,GlenfordMyers在其《软件测试艺术》一书中给出了当时最好的软件测试定义:“软件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的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早期,软件和IT行业进入大发展时期,软件趋向大型化、高复杂度,软件的质量越来越重要,“质量”的概念开始融入其中。软件测试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单纯是指一个发现错误的过程,而且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同时,软件测试相关标准开始出现,包括IEEE标准、美国ANSI标准、ISO国际标准等。1983年,Bill Hetzel在《软件测试完全指南》一书中将软件测试定义为:“软件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

        20世纪90年代,进入上世纪90年代,软件行业开始迅猛发展,软件开发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活动所花费时间和成本越来越大,而测试手段几乎都是手工测试,测试的效率非常低,并且随着软件复杂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利用手工方式也无法完成测试的情况,测试工具开始盛行起来。2002年,Rick和Stefan在《系统的软件测试》一书中对软件测试给出了新的定义:“软件测试是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软件的质量,对测试件进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这些经典定义对软件测试发展的理论化和体系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1.2软件检测的行业定位

        软件检测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从产业或行业的角度看,软件检测是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一个单独的统计门类,并与电子信息制造业一起构成电子信息产业。

        同时,软件检测也是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质量基础,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定位为高技术、生产性、科技型服务业。

        简而言之,软件检测是软件行业与检验检测行业的交叉部分,软件检测行业是检测行业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发展的。
        2我国软件检测行业发展现状

        2.1政策环境

        从政策支持看,虽然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软件检测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文件,但是围绕信息产业、软件产业、检验检测服务业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间接推动着软件检测行业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软件产业发展方面,早在2011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推动软件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方向的重要内容。2013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将软件产业作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和高端信息技术服务。
        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方面,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重点推进检验检测服务等八个领域的高技术服务加快发展。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包括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在内的9大重点任务。同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检验检测认证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强相关软件研发,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2.2产业规模

        从国家统计口径看,目前尚未针对软件检测行业进行专门的统计数据归口。但是,可以根据已有的关于软件和检验检测服务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当然,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可能不同统计口径得到的最终结果存在一定的出入。

        首先是从软件产业发展看,近年来随着我国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样带动了软件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可参考的官方数据是工信部发布的年度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该公报将电子信息产业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部分。根据《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软件产业收入约为2.1万亿元。通过行业内公认的软件测试占软件行业10%的份额,可计算得到软件测试行业大概规模为2100亿元。

        其次是从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看,国家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也带动着软件检测行业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其中的“技术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2013年,国家统计局批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实施“检验检测统计报表制度”。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组织了我国首次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此后,按年度发布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根据2015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检验检测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持续上升,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营业收入1800亿元,较上年增加10.37%,近三年年均增长13.45%,远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水平。作为检验检测服务业的重要分支,虽然无法明确软件检测的具体占比,但可估算其产业规模也非常巨大。

        2.3市场竞争

        国有检测机构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民营机构成为推动检验检测市场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三方软件检测机构的主力军,国有检测机构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2009年出台的《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工信部9号令)取消了软件产品登记测试中的某些强制性规定,标志着我国软件检测市场正式开放[3]。2014年,国务院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动政府检测机构整合,加快其市场化进程,推动其与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同台竞争。根据2015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近三年来,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42.5%、40.6%、38.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的趋势一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保持高速增长,数量年均增长超过30%。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总体上以小微机构居多。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1122家,较2014年度增长9.82%,近三年年均增长11.92%。其中96.2%的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数少于100人,平均就业人数为32人,大多属于小微型企业。此外,近三年来检验检测机构平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数量减少3.8%,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幅大于检验检测业务增幅,国内检验检测市场呈现竞争加剧态势。

        3我国软件检测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软件检测行业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1软件检测业务需求不断增长

        《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落实,加速互联网技术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度渗透,将会促使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软件产业的需求将更加强劲,尤其是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大数据软件产生更高、更广泛的需求,进而加大对软件检测的需求,为软件检测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3.2软件检测领域从PC端向移动端发展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手机APP、手机游戏等移动软件的蓬勃发展,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的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成为学术界探讨的主要议题。根据Talking Data行业数据研究中心和《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APP数量超1700万个、约有3500款手机游戏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批。在APP发布前对其进行测试,已经成为APP开发企业的必备流程。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应用商店开始注重其上架应用的质量,360、安智、机锋、阿里游戏以及国内一线手机制造商的应用商店在APP提交上架之前,也都要求进行测试。

        3.3软件检测服务模式云端化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检测云端化趋势愈加显著。目前,日益增长的人员成本压力及智能终端加速更新换代带来的硬件成本压力,促使传统测试模式不断创新,使得第三方云测试成为一股不可逆的业务模式。软件检测服务云端化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近年来数据标注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涌现了大批量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截止2023年数据标准行业相关企业数达到1123家,呈现出井喷的趋势。未来,在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下,预计数据标注相关企业数量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AI服务器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是算力基础设施之一。智能算力规模以AI服务器为基础,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AI服务器销售额为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我国AI服务器销售额持续增长,2022年AI服务器销售额为523.5亿元,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7%。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2022 年我国数据产量达 8.1ZB,同比增长 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 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存力总规模超 1000EB,数据存储量达 724.5EB,同比增长 21.1%,占全球数据总存储量的 14.4%。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2023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的收官之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的两年多以来,工信部坚持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

2024年02月24日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2024年02月22日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在数据中心领域,作为算力的物理承载,国内数据中心持续建设与扩容,推动数据中心总机架数连年增长。2018-2022年总机架数由 266 万架增至650万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预计2025年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将达到802万个,相应的算力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02月20日
政策聚焦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纪元

政策聚焦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纪元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政策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兴的领域和问题,如地理信息共享、隐私保护、安全保障等,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2023年12月26日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并购潮下或将呈现强者愈强趋势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并购潮下或将呈现强者愈强趋势

作为海量数据的载体,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未来几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截止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1.5亿元,在庞大的市场体量面前,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格局显得较为分散。

2023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