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甜味剂产量持续增长 主要产品为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和安赛蜜

       甜味剂指的是能够赋予软饮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分方式很多,目前主要可以分为功能性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两大类。其中功能性甜味剂主要包括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和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等);糖醇类甜味剂则主要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

甜味剂的主要种类及代表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主要的甜味配料产品通常可分为蔗糖、果葡糖浆、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几大类。其中甜味剂在整体甜味配料市场中占比10%,而人工甜味剂占比为9%,天然甜味剂占比为1%。

中国甜味配料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糖分摄入过多对身体健康无益,而对于“甜”的需求是人们的本能,因此近年来代糖行业发展向好,我国甜味剂产量持续增长。到2018年中国甜味剂产量增长至18.8万吨,同比增长13.94%;2019年中国甜味剂产量达到20.9万吨,同比增长11.17%。

2015-2019年中国甜味剂产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细分品类来看,我国甜味剂主要产品有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其中赤藓糖醇2019年产量最高,为10.8万吨,占比整体甜味剂产量的21.43%;其次是三氯蔗糖,产量为10万吨,占比19.84%;然后是安赛蜜和阿斯巴甜,产量占比分别为18.45%、17.26%。

2019年中国甜味剂细分品类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下游应用方面,我国甜味剂行业主要应用于饮料行业,占比达到50%左右;其次是调味、个人护理产品、烘焙食品领域,占比分别为15%、13%和11%;然后是药品领域,占比为3%;其他方面应用较少,占比共计7%。

中国甜味剂行业下游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我国从事甜味剂相关生产的企业中,2019年金田企业(南京)有限公司甜蜜素产品产能较高,达到3.0万吨;方大添加剂(阳泉)有限公司甜蜜素产品产能达到3.5万吨;江苏汉光甜味剂有限公司安赛蜜产品产能达到1万吨;金禾实业甜菊糖苷产品产能达到1.2万吨;保龄宝公司赤藓糖醇产品产能达到1万吨。

2019年中国甜味剂行业部分生产企业产能情况

产品

企业

产能(万吨)

甜蜜素

金田企业(南京)有限公司

3

阿斯巴甜

方大添加剂(阳泉)有限公司

3.5

安赛蜜

江苏汉光甜味剂有限公司

1

三氯蔗糖

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

0.3

纽甜

南通市常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0.3

甜菊糖苷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0.3

澡阳维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0.2

常州科隆化工有限公司

0.2

绍兴县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0.1

常州光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2

金禾实业

1.2

北京维多

0.2

江西北洋

0.1

金禾实业

0.3

山东康宝

0.3

山东中怡

0.2

盐城捷康

0.1

吉安新琪安

0.2

朗菁健康科技

0.4

谱赛科

0.2

山东曲阜圣仁制药

0.1

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0.6

山东圣香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1

青岛润浩甜菊糖高科有限公司

0.2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1

赤藓糖醇

保龄宝公司

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J)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甜味剂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
        《2020年中国甜味剂产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战略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