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PI膜行业产业链深度分析:电子应用领域大有可为 国产替代如日方升

        聚酰亚胺又称PI膜,是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基团(-CO-NH-CO-)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其产业链上游为PI高分子制造,中游为PI膜生产,下游为终端应用。

PI膜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上游部分特种PI单体已实现国产化

        作为产业链重要一环,PI薄膜上游原料也举足轻重。PI薄膜的原材料为PI单体和PI浆料。PI单体包括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具有芳香族和脂环族两类。

聚酰亚胺产业链(按化学组成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特种PI单体逐渐实现国产化,为进一步开发国产高性能PI薄膜提供原料基础。对于诸如均酐PMDA和联苯酐BPDA等技术壁垒较低的PI单体,国内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企业众多,且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质量较为稳定。对于特种PI单体,虽然部分高技术壁垒产品仍被海外企业所垄断,但常州阳光、武进临川等国内企业也渐渐打破了美国杜邦、三井化学、日本宇部等公司的绝对垄断,生产出了诸如六氟二酐、氢化甲烷二胺、异构联苯酐等用于生产高性能PI薄膜的单体材料。

国内已商业化重要PI单体布局情况

单体类别

国内已商业化重要单体

企业名称

二元酐

均酐PMDA

溧阳龙沙、如皋乐恒、石家庄昊普

联苯酐BPDA

武进临川、石家庄海力

单醚酐ODPA

上海树脂所、武进临川、石家庄海力

偏苯三酸酐TMA

镇江正丹、安徽泰达、无锡百川

二元胺

对苯二胺PPDA

浙江富盛、上虞利星

间苯二胺MPDA

浙江富盛、辽宁庆阳

醚胺ODA

南通汇顺、山东万达、蚌埠族光

甲烷二胺MDA

盐城城南、江阴惠峰、洪湖恒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下游市场:PI膜在电子领域应用众多,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航空、轨道交通以及电子信息等诸多技术领域的发展,以前的电工级PI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但通过特殊单体制备的不同功能PI薄膜和改性的传统PI薄膜可以满足新型的电子级应用需求。

电子级PI膜特性及下游应用

类型

特性

应用

黑色PI薄膜

良好的遮光性、导热性、导电性、防静电性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用的导热石墨膜

PI柔性基板膜

高耐热性、高温尺寸稳定性、强柔韧性、阻水阻氧性、表面平坦性

OLED手机的基板材料

透明PI薄膜

光学性能好、介电常数低、热稳定性好以及力学性能优异

OLED手机的触控膜、盖板材料

低热膨胀系数PI薄膜

高强度、高尺寸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工艺性

FCCL(挠性覆铜板)

超薄PI薄膜

超薄

FPC覆盖膜

改性PI薄膜

低介电常数

5G手机天线材料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FPC是PI膜最大的应用领域,驱动PI膜向上

        FPC中文名称是挠性覆铜板简称,拥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等特点。PI薄膜可制成挠性覆铜板(FCCL)基材和覆盖膜,实现FPC的可挠性。近年来,全球FPC市场需求强劲。根据Prismark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FPC的市场规模达到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4.8%,占全球印制电路板总产值的比重为20.3%。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需求的不断增加,预计2022年全球FP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亿美元左右,将拉动对原材料PI薄膜的需求。

2013-2022年全球印制电路板和FPC产值规模及增长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OLED行业方兴未艾,支撑PI膜材料需求

        近年来,全球OLED市场将快速增长,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最高。根据DSC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AMOLED面板总出货面积约为80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19.2%,营业收入达到279.0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面积为453.6万平方米,占比超过50%,而智能手机OLED面板营业收入达到225.0亿美元,占比达80.6%。随着AM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逐渐提高以及OLED在电视、平板、笔记本等终端应用不断推广,未来全球OLED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根据DSCC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OLED面板总出货面积有望增长32.0%至1056万平方米左右,销售收入有望达到393.8亿美元,在2023年快速增长至524.1亿美元,2018-2023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4.6%。

2017-2020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面积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2020年全球OLED面板销售收入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PI膜是实现智能手机OLED柔性显示的关键

        近年来,柔性基板需求增速快,带动PI浆料市场规模提升。根据UBIResearch数据显示,柔性基底OLED在2019年的产能为1148万平方米,占比62.0%,超过了刚性基底OLED。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进化,预计2023年柔显基底OLED面板年产能将增长至1969万平方米左右。根据新材料在线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PI基板材料的市场规模约为3981万美元,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5500万美元。

2017-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柔性基底与刚性基底年产能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UBIResearch

2015-2020年全球PI膜基板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UBIResearch

        4、5G时代开启,催发PI膜应用需求

        PI膜是制造导热石墨膜的关键材料。而5G时代下的电子产品普及将拉动PI膜及导热石墨膜需求。各类消费电子中,智能手机对散热材料的需求最大。5G技术推广,平板电脑将充分发挥携带方便、显示效果优良的特点,从而得到更多商用市场机会,不断超薄化有望扩大导热石墨膜需求。

2015-2019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个人电脑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功耗和发热量会大幅增加,单台所需的散热膜面积扩大,未来PC所需要的PI导热石墨膜也有望增加。

2015-2019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市场竞争:供给格局集中海外,进口替代如日方升

        由于PI薄膜研发层次和难度极高,目前高端PI薄膜市场份额主要被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根据SKCKOLONPI数据显示,SKCKOLONPI、钟渊化学、东丽-杜邦、杜邦分别占全球电子级PI膜的市场份额的23.0%、20.0%、10.0%和8.0%。而在国内,电子级及以上的PI薄膜市场主要由海外公司瓜分。

全球电子级PI膜市场份额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转而纵观国内企业,自2017年以来,国内PI薄膜广阔的市场前景及产业现状引起了众多企业及资本关注,多家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布局化学亚胺法高性能PI薄膜。未来,随着新建PI薄膜生产线量产,其产能及技术水平与国际PI薄膜巨头差距有望缩小。

我国各PI薄膜及原材料企业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国内各PI薄膜企业新建产能情况

公司名称

项目名称

产能(吨/年)

开始建设时间

进展

苏州聚翠材料科技

黄色PI和透明PI

/

20192

/

江苏中天

高性能聚酰亚胺(微电子PIMPI

600

20192

试产中

株洲时代华晟

化学法高性能PI

/

20193

20206月投产

惠生泰州新材

电子级PI

1000万平方米等量

20193

/

株洲时代

化学法高性能PI

2000

20194

/

山东海诺

电子信息绝缘PI

/

20195

/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

高分子新材料

/

20195

2025年投产

湖南国柔

PI薄膜

1000

20196

/

江西科昂电子

高性能PI薄膜

3500

20196

/

浙江中科玖源

柔性显示PI浆料/CPI

4500

20198

2020年下半年投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PI膜产能较为分散,单线规模较低,产品质量低端。但是在近几年高端原材料国产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PI薄膜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日韩贸易摩擦或将加速电子级PI膜材料国产化进程,带来相关产品替代机会。(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20年中国PI膜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