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塑料行业发展现状、进口情况及前景趋势分析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塑料主要特性

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

耐冲击性好;

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

绝缘性好,导热性低;

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

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

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

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容易老化;

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资料来源:互联网


塑料优点

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

塑料制造成本低。

耐用、防水、质轻。

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

是良好的绝缘体。

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一发展现状

         随着家用电器、汽车、工程、建筑、房地产行业等行业的发展,塑料配线器材行业逐渐成为塑料制品加工行业中的重要分支,目前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3158.28万吨。

2014-2018年上半年塑料制品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销量方面,2018年一季度中国塑料制品销量累计达1503.68万吨,产销率同比增长0.5%,库存比年初增长8.2%。

2016-2018年一季度中国塑料制品销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2018年一季度中国塑料制品产销率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2018年一季度中国塑料制品库存增减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先后涌现出了诸多新型材料和新技术。例如塑料改性材料、工程塑胶、塑料合金与塑料复合材料在汽车、飞机、高铁、电子电器、信息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电磁加热节能技术、气凝胶保温节能技术、注塑机两板机技术、塑料动态成型技术、同向锥形双螺杆技术、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等极大提高了塑料加工业的节能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凭借重量轻、成本低、可塑性强等优势在汽车、飞机、轨道交通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的《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紧紧围绕“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技术发展方向。塑料制品轻量化顺应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趋势,并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

         二、进口情况

         2019年1月中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为314.7万吨,同比增长7.4%。进口金额为4767.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6%。

2018-2019年1月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8-2019年1月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三、前景趋势

         未来塑料加工业要依据《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着重发展,高性能,多功能及助剂产品,在材料绿色及环境友好面取得新突破,加快节能、绿色、高效加工成型工艺和技术应用开发向高端化提升中高端产品占比。

来塑料制品行业发展方向

设备智能

未来智能注塑机都能利用生产系统设定生产需求,通过射频信息芯片和大数据平台,自动识别并调整/安装符合的模具、自动接水接气、自动接中子等生产需要的步骤,各种信息数据通过联网传输给注塑机云平台,注塑云根据大数据分析智能选择模具、自动安装模具、智能调整工艺,智能安排设定好的原料来完成个性化、批量化的生产,还将能够和加工设备、组装设备、包装设备等进行配合,协作完成整体产品制造、包装、仓储、运输。

生产智能

未来智能注塑机都能利用生产系统设定生产需求,通过射频信息芯片和大数据平台,自动识别并调整/安装符合的模具、自动接水接气、自动接中子等生产需要的步骤,各种信息数据通过联网传输给注塑机云平台,注塑云根据大数据分析智能选择模具、自动安装模具、智能调整工艺,智能安排设定好的原料来完成个性化、批量化的生产,还将能够和加工设备、组装设备、包装设备等进行配合,协作完成整体产品制造、包装、仓储、运输。

智能服务

1)智能主动服务:未来智能工厂的注塑机和辅助设备会通过各地的注塑云来接收工厂注塑机生产的状态、数据,在通过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机器需要保养、检修和某个部件有需要更换可提前准备配件,把被动服务变成智能主动将更安全、高效的服务客户;

2)生产力与生产需求对接服务:完成智能化生产后这个企业会转型成一个智能化的工厂,工厂所有的设备都将实现数据联通,都可以通过注塑云让工厂决策者时时知道生产状况,便于判断注塑机剩余的生产能力和是否需要多余的生产能力来一起完成生产制造。


资料来源:互联网

数据来源:互联网,国家统计局,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水环境政策持续加力 污水处理产业有望进入快车道

水环境政策持续加力 污水处理产业有望进入快车道

随着污水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与此相对应的,全国污水处理厂数量及处理能力也在近五年持续增加,到2023年全国纳入统计的共2967座污水处理厂,预计2024年污水处理厂约3043座左右。

2025年06月14日
可控核聚变实验发展迅速 我国中科院进入到商业化准备阶段

可控核聚变实验发展迅速 我国中科院进入到商业化准备阶段

国内目前可控核聚变主要发展的两条主线分别为中核集团、中科院主导产业链推进,其中中科院的BEST 装置当前正处于密集的招标阶段。

2025年06月09日
2025年中美关税战推动醋酸纤维素价格大幅上涨 国产替代预期强烈

2025年中美关税战推动醋酸纤维素价格大幅上涨 国产替代预期强烈

近年来全球醋酸纤维素市场总体保持5%左右的增速增长,2020年全球醋酸纤维素市场规模为45.22亿美元,2024年增长至55.36亿美元。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吸烟者数量的增加,对过滤嘴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醋酸纤维素在烟草领域的应用。

2025年06月03日
顺丁橡胶上游原材料丁二烯供应偏紧 行业出口量逐年增长且贸易逆差整体缩小

顺丁橡胶上游原材料丁二烯供应偏紧 行业出口量逐年增长且贸易逆差整体缩小

2024年我国共出口顺丁橡胶23.80万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5.7万吨,增幅31.78%。具体来看,2019-2024年我国顺丁橡胶进口量维系在20~30万吨左右,与此同时,我国顺丁橡胶进出口差额也已由2019年的15.43万吨下降至3.60万吨。

2025年05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