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粉煤灰行业产量高居世界第一 未来仍会保持增长趋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粉煤灰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但粉煤灰可资源化利用,如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等。

          中国的粉煤灰研究和应用技术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水泥属国拨物资,供应十分紧张。施工用的墙体材料以烧结粘土砖为主,这就为粉煤灰在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中的应用打开了局面,后来又发展了蒸养粉煤灰硅酸盐砌块(不用水泥)。

          1、生产情况

          粉煤灰是指燃煤电厂以及煤矸石、煤泥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锅炉烟气经过除尘器收集后获得的细小飞灰和炉渣。粉煤灰的产生量很大,通常每消耗2吨煤就会产生1吨粉煤灰。截止2017年底,我国粉煤灰产量达到6.86亿吨,同比增长4.7%,产量高居世界第一。

2013-2018年6月中国粉煤灰产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市场需求

          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经历了“以储为主”—“储用结合”—“以用为主”三个发展阶段。目前,粉煤灰综合利用主要方式有生产水泥、混凝土及其他建材产品,在建筑工程、筑、改良土壤、回填、生产生物复合肥,提取物质实现高值化利用等,涉及建材、建筑、冶金、化工、农业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

          将粉煤灰用于水泥掺合剂生产的用量约占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的38%,用于混凝土添加剂的用量约占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的14%,用于建材深加工产品的用量约占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的26%。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还比较低,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层次还比较低。

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水泥添加剂市场

          粉煤灰主要作为水泥掺和剂,用以提高水泥性能,减少水泥用料,用量约占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的 38%(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计),业内一般按照评价 30%的水泥量来添加粉煤灰。脱硫石膏主要用于制作水泥缓凝剂,用量约占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量的 70%(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计),业内评价按照 3.25%的水泥量来添加脱硫石膏。由此,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市场需求量是与水泥的产量呈正比的,水泥产量在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市场对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2017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3.2亿吨,同比下降0.2%,去年同期为增长2.5%。12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9亿吨,环比大幅下降13.18%,同比下降2.2%。

2013-2018年6月中国水泥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理论计算,2017年水泥领域对粉煤灰的需求规模为:23.2*30%=6.96亿吨。(假设所有水泥均添加粉煤灰)

          (2)混凝土添加剂市场

2013-2017年中国混凝土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粉煤灰还可作为混凝土的添加剂(用量约占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的14%),业内平均水平按照每立方混凝土平均需添加100公斤粉煤灰。截止2017年我国混凝土产量达到22.9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23%。

          理论计算,假设混凝土均添加粉煤灰,那么混凝土领域对粉煤灰的需求规模为2.3亿吨。

          (3)建材深加工市场

          粉煤灰用于建材深加工产品的用量约占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的 26%(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计)。粉煤灰深加工近五年的发展很快,科技发展迅速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健全有关,由此可知粉煤灰深加工还可能开拓出新的用途。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粉煤灰深加工生产企业与国外发到国家相比,在技术力量方面还比较薄弱,产品开发投入少,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大部分企业都采用比较落后的生产工艺、产品品位低、附加值低。

          3、市场销售

          近年来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下游需求不断增大,粉煤灰销售量不断提高,截止2017年我国粉煤灰销售量达到5.1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5.37%。

2013-2018年6月中国粉煤灰市场销售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发展前景预测

          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电力生产基本燃料。虽然,我国正在改变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但以燃煤作为电力工业的地位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火电在能源结构中比重虽然会降低,但电力需求在保持不断增长,因此,预计我国粉煤灰的产量在未来仍会保持增长的趋势,到2024年将达到9.25亿吨的产量。

2018-2024年中国粉煤灰行业供给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行业下游的需求旺盛,且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的不断提高。粉煤灰的需求量将保持不断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7.86亿吨。

2018-2024年中国粉煤灰行业需求量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