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监测网络进行设计,环境监测收集的信息又能通过GIS适时储存和显示,并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在“十二五”的政策热潮下,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迅速,2016年行业规模约为434亿元,2010-2016年行业复合增速达到22.8%,2017年的市场规模在471亿元左右。然而对比整个万亿级的环保市场而言,环境监测的市场规模较小,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2017年,大量环境监测站拔地而起,5000余个监测站点已遍布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017年大气举报占近六成,从举报污染类型来看,涉及大气、噪声污染的举报最多,分别占56.7%、34.6%,其次为涉及水污染的举报,占10.7%,举报量相对较少的为固废、辐射污染和生态破坏,分别占2.0%、0.8%和0.4%。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加大,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环境监测站点增加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升级,环境监测行业十三五期间将延续前几年的行业景气度。预计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38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正在不断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布局。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布设了近两千个国控监测点位,且全部具备PM2.5六项指标监测水平。在水质监测方面,地表水国控断面覆盖全国十大领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泊。在土壤监测方面,基本建成了3万多个监测点。此外,噪声、酸雨、辐射等监测系统也逐步实现全面覆盖。
且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行业随着环保税的推进、落地将进入严格监管阶段,而环境监测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市场空间。目前,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
2010-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2017年,大量环境监测站拔地而起,5000余个监测站点已遍布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017年大气举报占近六成,从举报污染类型来看,涉及大气、噪声污染的举报最多,分别占56.7%、34.6%,其次为涉及水污染的举报,占10.7%,举报量相对较少的为固废、辐射污染和生态破坏,分别占2.0%、0.8%和0.4%。
2017年举报污染类型结构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2017年举报大气污染类型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2017年举报噪声污染类型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2017年举报水污染类型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2017年举报污染行业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加大,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环境监测站点增加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升级,环境监测行业十三五期间将延续前几年的行业景气度。预计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38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
2018-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正在不断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布局。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布设了近两千个国控监测点位,且全部具备PM2.5六项指标监测水平。在水质监测方面,地表水国控断面覆盖全国十大领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泊。在土壤监测方面,基本建成了3万多个监测点。此外,噪声、酸雨、辐射等监测系统也逐步实现全面覆盖。
且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行业随着环保税的推进、落地将进入严格监管阶段,而环境监测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市场空间。目前,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