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中国面料附加值呈“升温”态势

2005年中国面料产品是在扩大外销,拉动内需中前行的。

  然而,尽管近年来中国面料产品的附加值有所提高,尽管创新的口号也不只一次地被提出。但是中国面料产品在自主研发意识、产品创新意识、环保意识、面料色彩意识等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这是行业目前面对的不争事实,也困扰着行业发展。所幸的是,记者通过调查对于转眼已至的2006年中国面料产品,众多中国面料企业在传承过去的种种意识中,对于新一轮的中国面料定位出更为精确的概念:让中国面料产品附加值强劲升温。

  环保是一个被长期谈论的话题了,长期谈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新鲜,而是因为它重要。这牵扯到消费者本身以及我们身边可以触摸的环境,也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永远不会也不应该被忽略,而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已在逐步增强。比如今年初有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羊绒衫产品的时候也会很关心地询问甲醛含量等环保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就是现在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只有生产合格的产品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现在,已经有某些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的纺织化学产品被代替。同样的,一些对环境较差甚至存在不友好的面料产品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棉类、毛类产品消费的快速增长,就印证了这一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理事长李金宝在去年的中国染整技术与发展会议上就曾经这样指出,从企业单体来看,企业普遍看重的是色彩以及产品功能的开发,却忽略了印染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印染产品发展的总趋势是生态、时尚、舒适、健康、功能性、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国印染业应该开发绿色生态纺织品……

  因此,2006年,随着行业的高速度发展,新纤维,特别是多种纤维复合纺织材料将会愈来愈多,也使得一系列使用新纤维材料混纺的面料产品层出不穷。这些纤维最起码要满足的就是环保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环保,也许这样的纤维产品就不会也不被允许出现。比如提到PTT时不再着重弹性而着重其环保性,说到竹纤维要首先提到它的绿色健康,说明产品的研发方向正在紧跟消费者需求。

  人性化设计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面料产品也不例外。所谓人性化,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穿着的要求也会日益提高,人性化的功能当然必不可少。面料产品设计满足这些要求是无可非议的。

  而在行业发展中产生的新纤维也会拥有不同的功能性,这成为面料产品功能性提升的物质基础。目前,企业为增强产品的功能性,广泛运用了很多新纤维、新材料;面料展上的功能性新纤维面料也成为最受关注、最抢手的展品。因为有更多的企业都发现,功能性面料做得很好,可以在这方面再加强。

  在各种展会上,记者感触最深的另一点就是功能性面料的增多、保健纤维的普遍应用,表现出企业更人性化的开发理念。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对各种纤维进行混纺,使得面料产品能够具有在穿着过程中使人感到舒适的性能。负离子产品、远红外产品等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正如东华大学宋心远教授曾经陈述的那样,在这方面,目前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表明,国内出口面料平均纤维组分仅为1.3种,而同时进口的国外面料平均纤维组分则为5.6种,个别面料则多达7~8种纤维。

  2006年,随着行业快速发展,许多新纤维将不断出现,而我国纺织产品所含纤维种类也会愈来愈多。伴随纤维功能性提高的是,产品的功能性也将会越来越强。

  色彩概念的运用使产品档次提高,色彩文化的渗入体现了品牌的内涵。色彩也同样会让流行的曲线更加优美,同时也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5年11月29、30日,中国流行色协会主办的色彩中国又一次闪亮登场,其势更盛,面料展上色彩被诠释的更为充分,流行面料入围产品的流行色彩更为突出。

  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有目共睹,国产面料对流行色的把握有了明显进步,做到了紧跟国际流行的水平。同时关于色彩的话题,在业内延续不断。

  色彩也是生产力,树立色彩应用和创新典范,促进色彩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扩大色彩产业在各领域的影响力。使艺术和色彩相融合,色彩与时尚相互体现,随着色彩的发展,这些已经不仅是一句口号。在已经到来的2006年,色彩将更为人们所重视并得到发展和创新。传统的色彩观念将会被进一步打破,中国面料色彩逐渐与流行、与国际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色彩经济同样会取得新的突破,并且愈演愈烈。

  突破传统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而是更好地提升和推进它。众多展览会上的新产品,新就新在它们将以前大家不敢放在一起的元素,进行大胆创新的融合。这不仅形成了新的产品设计观念,也使得研发取得创新的突破。创新源于生活。没有人愿意接受同一化的面料,就好像人们乐于告别上个世纪的蓝色海洋一样。更吸引人们眼球的,应该是新的东西,创新的元素。市场需要这样的产品,生产者自然也就乐此不疲地进行投入和研究。目前的流行,已经不仅在于色彩、款式,还在于纤维搭配、图案新颖等等。运用新技术、新纤维,这种工艺技术与研发创新的结合同样能够为企业产品增强竞争力。

  有企业认为流行设计的高成本,造成了产品的高价格,也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市场。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创新的薄弱。倘若创新真的到位了,成本必然会降下来的。

  面料企业面临的创新研发,不仅在于环保,在于功能性,同样也在于流行。这些创新的前提就是技术保障。当这些创新受到阻碍的时候,需求的技术创新也是很关键的。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法规,以此要求和促进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投入。这为企业创新研发施加了压力,也提供了动力与指导。创新研发、全面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仍旧是行业发展当务之急。2006年,面料产品将继续创新,在保持环保性的基础上,突破功能性的设计,展现出新的流行色彩风格,全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毛巾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回归理性 国产产销率约为66.99%

我国毛巾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回归理性 国产产销率约为66.99%

从细分市场来看,近几年我国家用毛巾布行业的市场规模变化波动较大,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市场规模略微下降至157.03亿元,2021年回升至177.91亿元,之后由于需求的减弱市场规模逐年下降,2023年市场规模为165.24亿元。

2024年03月06日
涤纶长丝高速扩产期进入尾声  纺织服装复苏拉动需求增长

涤纶长丝高速扩产期进入尾声 纺织服装复苏拉动需求增长

随着近些年涤纶长丝行业高速扩产进入尾声,未来三年行业新增产能大幅放缓。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未来三年预计仅有181万吨左右新增产能,占总产能的不足4%,其中24年桐昆股份新增30万吨,新凤鸣36万吨,荣盛石化50万吨,24年新增产能增速已放缓至2.2%。

2024年03月04日
被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品高端化、绿色化趋势不变

被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品高端化、绿色化趋势不变

近年来,随着国内被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逐渐向国际水平看齐,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其中,欧美是最主要的市场,东南亚市场也在迅速崛起,但该地区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因此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国内被芯企业需要注重产品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平衡。

2023年12月13日
运动服装领域羊绒需求旺盛 可持续理念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运动服装领域羊绒需求旺盛 可持续理念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线上渠道成了很多羊绒企业品牌营销的重点,如目前,已经有六千多个来自清河羊绒产业带的商家,借助短视频的优势,为企业赋能升级。预计未来羊绒企业在短视频直播带货领域上的创新融合发展,将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2023年08月23日
2022年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全景回顾

2022年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全景回顾

2021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200亿元,同比增长18%。2021年,珠宝行业进口总额为77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出口总额为293.34亿美元,同比增长59.1%。

2023年02月01日
我国蚕丝被行业:睡眠经济及“一带一路”助力下市场将持续回春

我国蚕丝被行业:睡眠经济及“一带一路”助力下市场将持续回春

蚕丝被又称“丝绵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据国标规定,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的被类可称为蚕丝被。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主要成份为动物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蚕丝被透气性好,保暖性佳,且贴肤柔软、蓬松轻盈,因此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蚕丝被也凭借其滑爽透气

2022年12月26日
我国纸包装行业现状及前景 营收恢复增长 总利润仍下滑 企业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我国纸包装行业现状及前景 营收恢复增长 总利润仍下滑 企业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纸包装是指以纸和纸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商品包装。其强度高、含水率低、透气性小、无腐蚀作用、具有一定的抗水性,且用于食品包装的纸还要求卫生、无菌、无污染杂质等。

2022年11月23日
我国黄金首饰行业竞争现状:头部化趋势明显 渠道扩张和品牌营销是长期战略

我国黄金首饰行业竞争现状:头部化趋势明显 渠道扩张和品牌营销是长期战略

中国黄金珠宝市场是全球最重要、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主要分为精细珠宝及时尚珠宝,现阶段精细珠宝为黄金珠宝市场销售份额的主要贡献者,占比为86.5%。从精细珠宝来看,黄金首饰是最重要的珠宝类别占据42.5%的份额。

2022年08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