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锁渗透率仍然偏低 行业供需量、市场规模均快速攀升

       智能锁指的是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结合多种识别技术等综合的产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锁的主要类别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感应锁以及遥控锁,其中指纹锁目前在市场内为主流产品。

智能锁的分类

类别

描述

产品应用特性

指纹锁

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技术手段的智能化锁具,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与现代五金工艺,是锁具中最具备安全性的锁种

指纹锁基于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具备安全性强、使用便捷、通用性强等特点,应用于酒店、住宅等领

密码锁

利用锁内转盘转动锁内的数个碟片与凸轮,以一系列数字或符号为开启入口的锁具

密码锁具备操作快、修改密码流程简单等特点,但操作方式较繁琐,耐用性较低

感应锁

由线路板上的MCPU (单片机)控制门锁电机的启动与关闭,通常以卡片为载体,可控制房门卡片的开门有效期、开门范围以及权限

感应锁具备高安全性,方便集中管理等特点,主要用于酒店、休闲中心、高尔夫中心等公共式领域

遥控锁

由电控锁、控制器、遥控器、后备电源、机械部分等元件组成的锁体,具备远程开启与关闭功能

遥控锁具备远程开关功能。但受距离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我国智能锁行业发展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89到2010年,行业仍处于雏形阶段;2011-2016年行业进入发展初期阶段,此阶段智能锁触网的深入形成网络效益;2017年至今处于竞争发展阶段,是中国智能门锁的5.0时代。

中国智能锁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对于智能锁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相关政策,主要支持与引导方向为智能锁的技术与安全性能提升。2020年3月市场监管局发布《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规定了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工针对数字家居产品特性,对居家安防产品、用户智能終端定义:在性能方面提出安全性、环境性等要求。

中国智能锁行业相关政策

政策名称

颁布日期

颁布主体

政策要点及影响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201412

工信部

加大培养智能产品力度,将支持智能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应用,发展智能安防等产品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智能锁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的通知》

20186

温州市政府

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平台支持、资源整合,增强智能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智能锁知名品牌和产品,促进智能锁产业快速发展

《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20189

国务院

加快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相关产品消费,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中的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20191

财政部

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推行绿色智能家电高端品质认证,支持消费者销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把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20193

发改委

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201912

发改委

发改委征求意见稿鼓励人工智能从这些方向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等

《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20203

市场监管局

规定了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工针对数字家居产品特性,对居家安防产品、用户智能終端定义:在性能方面提出安全性、环境性等要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智能锁渗透率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仍然偏低,目前仅为3%,远低于日本(40%)、欧洲(48%)、美国(50%)的智能锁渗透率50%,与韩国(80%)更是相差甚远。

全球部分国家/地区智能锁渗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需求方面,自2015年来我国智能锁需求市场快速扩张,到2018年需求量突破千万套,达到1300万套,同比增长85.71%;2019年我国智能锁需求量突破两千万套,达到2200万套,同比增长69.23%;2020年中国智能锁需求量达到至3200万套,同比增长45.45%。

2015-2020年中国智能锁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供给方面,随着需求量的增长,我国智能锁的有效供给也快速上升,到2018年达到1300万套,同比增长62.5%;2019年我国智能锁有效供给量达到2200万套,同比增长69.23%;2020年中国智能锁供给量达到3500万套,同比增长59.09%。

2015-2020年中国智能锁有效供给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利好,以及智能锁行业需求与供给量的稳步上升,我国智能锁行业市场也持续扩张,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86.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8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4.93%;2019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26.3亿元,同比增长24.55%;2020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4.6亿元,同比增长21.34%。

2016-2020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J)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2021年中国智能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盈利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房地产精细化转型下五恒系统应用市场或进一步打开 企业国际化将迎更多商机

房地产精细化转型下五恒系统应用市场或进一步打开 企业国际化将迎更多商机

产品的多样化、品类的丰富性、结构型的拓展是中国空调行业长远发展的趋势所在。与此同时,APF能效等级在2021年的强制实施之后,并没有进一步推动变频空调产品出货量占比的提升。据统计,2022年国内空调市场变频产品的出货量同比下滑了9.86%,下滑幅度超过了行业总出货量的降幅。

2024年03月25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 低端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我国洁净室行业: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 低端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洁净室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从业主体较多,但有能力承接高级别洁净室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随着下游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物制药等行业的发展,传统机电安装企业也纷纷转型试图进入洁净室行业。

2024年03月06日
我国节能门窗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景气度提升  龙头企业成长空间广阔

我国节能门窗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景气度提升 龙头企业成长空间广阔

随着建筑外窗节能标准的提高,节能铝包木窗突出的保温性能及性价比均有望逐步凸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当前节能铝包木窗产品渗透率不足1%,对比欧美木窗20%-30%的平均渗透率,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SPC地板行业非住宅场景已有一定普及 住宅领域渗透率低 整体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SPC地板行业非住宅场景已有一定普及 住宅领域渗透率低 整体发展潜力较大

主要原因为目前市场上PVC类型地板质量低劣产品较多,导致民众对 SPC 地板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其次部分国内家装房屋基层达不到 SPC 地板的铺装要求。2022年中国住宅场景SPC地板市场规模为21.13亿元,

2024年02月20日
二次装修有望支撑集成吊顶市场持续增长 行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二次装修有望支撑集成吊顶市场持续增长 行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人们对于个性化家居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城市中小户型住房的增加,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空间利用率,此外,精装修房数量的增加等因素也影响着吊顶行业的未来发展。这些趋势表明,整体定制吊顶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为吊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01月19日
我国分户式五恒系统市场增长迅速 行业产品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

我国分户式五恒系统市场增长迅速 行业产品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别墅、高档公寓等高端地产新开工面积占比逐年走高,因此我国五恒系统行业市场能逆势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市场规模为27.64亿元。

2023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