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OLED行业发展必然性及上下游企业前景分析(图)

         1、由于自发光性能佳,OLED是未来显示屏的必然选择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过有机材料模仿半导体PN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OLED与LCD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自发光,无需背光源。该特点带来了许多优点:自发光带来的色域控制、视角控制都要优于LCD;由于不需对光路进行偏振,因此发光效率也显著提高、响应时间快、对比度高、功耗低;去除了背光源有效降低质量、减薄厚度;而且现在的技术可以将电路板涂布在柔性薄膜上,将整个OLED显示屏柔性化,这是LCD所不能做到的。这些性能上面的优势可以满足许多新兴出现的消费需求,使得OLED成为发展迅猛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表:OLED与LCD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OLED的结构特性有利于手机减重减薄、增强续航。在更轻、更薄、续航更强的消费者需求上,手机使用的中小屏AMOLED较LC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AMOLED结构简单,元器件较少且没有背光层,质量和厚度可以达到LCD的一半甚至更低。此外,OLED的发光机理有利于手机增强续航。除了结构优势以外,AMOLED的自发光特性使得其与LCD相比的耗电更低——在部分黑背景显示的情况下(如苹果手机默认的桌面),AMOLED可以通过控制电路精确地关闭部分像素的发光,达到纯黑的效果;与LCD背光板继续工作、运用偏振片屏蔽光源的原理相比可以节省更多电量,从机理上保证续航。

图:LCD、OLED黑背景对比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所述,AMOLED屏幕可以满足用户对手机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其在手机面板的渗透率不断上升,将占据手机屏幕市场主导地位。瑞信、OLED-A认为在2015年OLED屏幕在400美金以上的手机的渗透率就已经超过50%。全球主流的手机厂商均已推出或打算推出OLED屏幕的智能机型。手机龙头企业引入OLED屏必引起其他厂商的跟进,而且随着工艺成熟、成本降低,最终会渗透至整个手机市场。根据多个机构的分别独立预测,OLED屏的搭载比例将在2020年达到50%,占据手机屏幕市场的主导地位。

图:主流手机厂商OLED渗透率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OLED中长期应用广阔,有望持续增长。除了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手机市场外,OLED屏幕凭借其优异的特性在未来其他市场也将占有竞争优势:OLED屏幕的平均响应时间远快于LCD,因此不会造成拖影等不良效果,在VR设备、智能眼镜设备等近眼电子设备中使用不会造成不适;其相比于LCD可视角度大的特点适合运用于车载设备;OLED独有的柔性性质使得它的应有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可用于可穿戴设备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大面板制造的成本降低,电脑、电视等中大屏家用设备也会逐渐用上OLED面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行业市场供需现状调研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图:OLED、LCD运用在车载设备上的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OLED在可穿戴设备上的运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成本降低促使下游市场开始技术替代,拉动OLED整体发展

         技术成熟成本降低推进新一轮布局。成本较高的原因是良率不足,以及与LCD相比市场份额有差距,未显现出足够大的规模效应。根据IHS2016Q1的报告,刚性OLED屏幕成本首次低于LCD屏幕,已经体现出价格优势。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Q1国内厂商仍未开始量产,因此该成本仅代表三星的OLED成本。相信随着2016年Q3开始的大规模生产,国内厂商也开始逐渐摸索提高良率、降低成本的道路,预计在2-3年内终究也将获得价格优势。

         随着技术成熟、成本降低的春风,国内面板厂商从2016年末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如京东方、和辉、华星、国显,且预计生产的都是中小面板中最先进的6代线,并且开始布局柔性技术。

图:2014-2023年国产面板厂商产能预测图(根据已规划产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OLED产业链长,国产上游厂商逐渐实现突破

         OLED产业链长、细分环节多,上文所述的材料和部件只是其中一部分。从国外已经成熟的产业链结构来看,由于细分环节之间的跨度较大,各厂商均专注于细分市场的深耕,通过建立技术壁垒来攫取利润。目前除了材料、部件外,OLED制造的上游设备领域国内领域鲜有涉及,其主要原因就是技术不能实现。

         从OLED产业链看国内外公司对比:(1)在设备方面,国产替代率低,基本由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暂时处在望尘莫及的地位,特别是技术难度较大的背板段和前板段设备,而在技术难度较小并且与LCD技术相似的模组段的检测和贴附设备,国内企业已顺利切入。(2)在关键材料方面,国内企业在部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但还存在产品较低端、生产规模较小等问题。在有机发光材料方面,国内企业主要参与发光层上游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提供。(3)在关键部件方面,高端驱动IC、电路板、被动元件的技术由美日台企业掌握,国内一些企业在驱动IC已实现技术积累甚至已实现量产。(4)在面板制造方面,中小尺寸由三星掌控,大尺寸由LG掌控,但国内很多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积极投资加快产能建设。

图:国内OLED产业链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韩系厂商现占据97%产能,OLED市场预计2020年超4000亿

         根据UBI的数据,2016年OLED市场销售额为166.8亿美元,出货量共3.7亿件,2020年预计将超过4000亿人民币,复合增速达33%。其中绝大多数是由韩系面板厂商贡献:IHS数据显示2016年三星公司和LG公司共占有97%的产能(以面积计算)。在2016年一季度,三星是唯一能够大批量出货的手机OLED面板供应商,供应了99.9%的面板。而LG在大面板,即WOLED电视方面也深耕多年,成本不断降低,LG在大面板领域目前没有竞争对手。

         技术突破后产能迅速到位,国内面板厂商如天马、京东方成都的6代线在今年即可量产,维信诺、和辉、京东方绵阳也将在两年内跟进。根据IHS的数据:到2019年,AMOLED全球产能中,中国可以占据17%的份额。在三星与苹果签订OLED大额订单、产能饱和的情况下,产能到位便可打开市场,无需与业内龙头竞争即可发掘下游客户,提高产能利用率。

图:2016年中国厂商OLED产能仅占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预期2019年中国厂商OLED产能将达1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物补光设备行业: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LED植物补光设备成为最主要设备

我国植物补光设备行业: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LED植物补光设备成为最主要设备

在布局上,中国已逐步形成了黄淮海及环渤海、长江中下游、西北、东北、华南地区5大设施蔬菜优势产区,江苏、山东、辽宁、河北是中国4个设施农业大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利用戈壁、荒漠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既能避免与粮争地,从空间上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有效保障农产品全年供应。

2024年03月27日
我国塑料光纤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工业控制总线系统是最稳定最大市场之一

我国塑料光纤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工业控制总线系统是最稳定最大市场之一

虽然我国塑料光纤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以及国内科技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塑料光纤行业发展态势较好。目前塑料光纤由于符合国家"光进铜退"、低碳、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实现“宽带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选择,已经被列入电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应用领域中。

2024年03月13日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需求旺盛 自主研发加快助力国产化、量产化脚步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需求旺盛 自主研发加快助力国产化、量产化脚步

光纤激光器应用于激光加工系统,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和柔性好等优点,因此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已经在许多方面取代了传统的气体和固体激光器。而作为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的有源光纤,对激光器的特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22年我国有源光纤市场规模达到46.40亿元。

2024年03月11日
AI和高性能计算机发展推动全球先进封装行业需求增长 各大封测厂商纷纷布局

AI和高性能计算机发展推动全球先进封装行业需求增长 各大封测厂商纷纷布局

另外,从全球封装行业市场总体结构来看,2023年先进封装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8%,达到48.8%,2019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份额只有45.6%,可见先进封装市场表现要优于传统封装市场,这和上文所述观点表现一致。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行业增长乏力  后续仍需依赖新型爆款消费电子产品带动

我国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行业增长乏力 后续仍需依赖新型爆款消费电子产品带动

我国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全球主要的电子生产和代工企业大多数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在国内生产,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400万,相关配套产业从业人员超千万。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电气设备检测行业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企业争相入局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电气设备检测行业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企业争相入局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电力(包括核电)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由32.1亿元增长113.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8.6%。电气设备检测市场规模从2018年14.9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61亿元。

2024年02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