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应用领域广泛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市场前景依旧可期

       热电联产具有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供热质量、便于综合利用、改善城市形象、减少安全事故等优点,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节能技术,各国相继发展。从产业链来看,热电联产行业上游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太阳能和地热等能源行业,下游主要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蒸汽的造纸、印染、食品、医药等工业企业和居民,应用非常广泛。
       
       热电联产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热电联产成为全球现代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增长势头良好,以中国、印度和日本为主的亚太地区热电联产装机比重最大,2016年达到46%;欧洲地区装机占比39%,中东、非洲和其他地区占比15%。未来随着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继续增加,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热电联产大的市场。
       
       全球热电联产装机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热电联产在城市供热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18年,在全球城市供热市场结构中,热电联产供热占比接近八成,约为78%,远高于区域锅炉12%的比重。
       
       2018年全球城市供热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供热主要分为集中供热模式和分户供热模式。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集中供热的投入快速上升,以及城镇化加速、工业化水平提升、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从2010年的43.57亿平方米增长至2018年的87.8亿平方米。
       
       2010-2018年中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
       数据来源:住建部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迅速,迎来建设热潮。从装机规模来看,2016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已达3.56亿千瓦,2018年或达到4.3亿千瓦。从中长期看,我国未来工业和居民采暖热力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有效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将达6.3亿千瓦。
       
       2009-2020年中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具有经济效益显著,环保节能,行业集中度低,区域垄断性强的特点。未来热电联产机组将继续以燃煤机组为主,中小型热电联产机组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外热电联产机组也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
       
       热电联产行业特点

特点

内容

经济效益显著,发电性能显著优于普通发电

同普通发电形式相比,燃烧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煤炭,热电联产方式发电具有较多优势,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供热机组热电联产发电过程中的煤炭耗用量明显减少而产生的效益;二是锅炉工作效率提高而产生的效率;而经过发电后的蒸汽可集中供热,经济效益显著。

环保节能,兼具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热电联产机组由于除尘效率高、对实现炉内脱硫脱硝有利,与小锅炉火电厂相比,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大。据估计,热电联产目前在我国能够节省三千万吨以上的煤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降低近七千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可降低近六十万吨,减少1,300万吨灰渣排放。

行业集中度低,区域垄断性强

热电联产企业大都拥有明确的供应范围,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垄断特征。热电联产主要遵循“以热定电”原则,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当地的城市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当地政府根据规划划分集中供热区域,确定热源点的供热范围。根据 2016 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发改能源 [2016]617号),以热水和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一般分别按20公里和10公里考虑,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抽凝热电联产机组或其他热源点。受行业本身供热半径的限制,行业内大都为中小规模企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易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

内容

热电联产机组将继续以燃煤机组为主

中国是一个煤多油气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燃煤发电无论是在装机结构、还是发电量结构中均居于首位,2018年全国煤电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占比分别为53%63.7%。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

中小型热电联产机组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官网上对《关于印发的通知》有关解读文章,目前我国(特别是“三北采暖地区”)大型抽凝式热电机组或兼顾供热的纯凝发电机组占比过高,供热期间存在系统调峰压力大、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差等问题。为此,《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燃煤抽凝式热电联产项目应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建设规划内核准;规划新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应符合在电力空间、供热负荷、采暖期热电比和纳入电力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对于系统调峰困难地区,严格控制现役纯凝机组供热改造。

热电联产机组也在向高参数方向发展

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电力相关装备产业、机械电子信息产业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中小功率、高参数、高转速、高效率背压式汽轮机技术的成熟,中小容量的超高压、亚临界及以上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成熟,以及配套热泵技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成熟和普及化等等,为中小型热电联产企业采用高参数机组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 电网升级改造拉动我国特高压行业发展

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 电网升级改造拉动我国特高压行业发展

中国特高压投资规模的快速发展第一阶段在2014-2017年,投资额度达1966亿元,随后发展较为平稳,2018-2020年共投入2130亿元用来发展特高压工程建设。未来,受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的影响,特高压发展将迎来投资建设高峰。预计2026-2030年投资规模将达5600亿元。

2025年07月02日
电改持续深化 我国虚拟电厂市场正加速成长

电改持续深化 我国虚拟电厂市场正加速成长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自2024年7月1日起执行,其中规定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包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含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虚拟电厂作为经营主体地位明确后,盈利模式有望由过去参与需求侧响应转向参与电力市场其他交易,收益路径有望打开。

2025年05月28日
电力设备检测:电力投资增长+新能源项目持续投入带来广阔需求 供应主体不断增加

电力设备检测:电力投资增长+新能源项目持续投入带来广阔需求 供应主体不断增加

中国电力设备检测监测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26.26亿元增长至51.49亿元。随着电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以及新能源项目的持续投入,电力设备检测监测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政策和市场两端一起推动产业规模扩大

我国充电桩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政策和市场两端一起推动产业规模扩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充电桩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止2024年我国充电桩市场规模约为452.28亿元,其中公共充电桩(含专用充电桩)规模344.57亿元,私人充电桩规模107.71亿元。

2025年04月25日
2025年中国大陆核电进入复苏阶段 数据中心供电瓶颈推动核电小型化需求

2025年中国大陆核电进入复苏阶段 数据中心供电瓶颈推动核电小型化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大陆并网运行的核电机组58台,总装机容量6088.094万千瓦,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的94台,位居世界第二位,并网机组总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9695.2万千瓦和法国6302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

2025年02月06日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我国高压快充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我国高压快充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交流充电系统一般被称为“慢充”,而直流充电系统一般被称为“快充”。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从2022年到2023年9月,直流公共充 电桩的占比整体保持稳定,且总体低于交流公共充电桩的占比,截止2024年上半年,国内直流与交流充电桩占比大致为45:55。

2025年01月24日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国风电运营行业高速发展 海上市场值得期待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国风电运营行业高速发展 海上市场值得期待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其中,火力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3.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

2024年12月26日
我国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建设步入快车道 特高压+大容量为必然趋势

我国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建设步入快车道 特高压+大容量为必然趋势

2020年以来,中国电网侧投资开启高增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上半年我国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为3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5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7%,国内电网侧投资迅速上量。

2024年12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