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传统媒体走出经营危机战略途径分析

        导读:中国传统媒体走出经营危机战略途径分析。横向上,第一,跨媒体合作。其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已被我国媒体管理的实践者广泛探讨并运用,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北青网”与上海《青年报》推出上海频道、新浪网和凤凰卫视宣布合作、新浪开辟凤凰卫视专区等。



        面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传统媒体的经营已遭遇严重的瓶颈,如何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途径,走出经营困境,化“危机”为“商机”,成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议题。

(一)内容、平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传统媒体的经营而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依然很重要。而“内容为王”向来是媒体行业的竞争核心和关键点,必须继续坚持。坚持“内容为王”,不是坚持内容的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在坚持“内容”这个理念的大前提下,坚持创新内容。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等创新型节目,均为电视台带来非常高的收视率,以及丰厚的广告收入。同时,内容的创新还不应忘记紧密联系时代的主题。只有牢牢把握住时代的特征,并将之与受众的心理需求相结合,做出的内容才能符合受众的口味,激起受众的购买欲望。

        此外,在这个新媒体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只做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充实的内容放置在优秀的平台,才可全面提升内容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一方面传统媒体必须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化、全媒体化的平台,以在传播效率、传播渠道、经营模式等方面得到提升与扩展,形成优势互补,增强影响力。另一方面,虽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但这并不意味二者不可以进行战略合作。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不仅占据内容优势,而且能掌控由内容衍生的版权之争,新媒体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支付给传统媒体高额的版权费用。因此,传统媒体还必须在版权得以维护的基础上,与新媒体开展合作,确保原创内容多效利用,获取多重利润。

(二)改变单一经营模式,统筹兼顾产业链

        现如今,对传统媒体而言,以广告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受到残酷的挑战。这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挖掘到新的价值增长点,谋求全方位的发展,以实现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媒体要想摆脱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的局限,就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从“横向”与“纵向”上同时延伸产业链的范围。

        横向上,第一,跨媒体合作。其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已被我国媒体管理的实践者广泛探讨并运用,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北青网”与上海《青年报》推出上海频道、新浪网和凤凰卫视宣布合作、新浪开辟凤凰卫视专区等。

        实例证明,跨媒体合作不仅是指纸媒、广电媒体等传统媒体之间强强联手,在新闻内容、资本运营、人才配置等多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提示传统媒体应借力网络等新媒体,开拓媒体市场,提升市场份额。第二,跨行业经营。目前,已有不少媒体涉足房地产、汽车、酒店、商会等经营领域,但成功的案例实属不多,尤其当传统媒体面对房地产、汽车等大的行业时,其接近目的依然停留于单纯的广告争取。在此情况下,媒体就有必要适当引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以企业的经营方式重新找到战略出路,获取较广告收入更多的资本积累。重要的是,媒体还不能完全依靠其余行业盈利,而应先建立好自己的产业基地,令实力雄厚的产业自觉进军媒体产业。

(三)建立全新的人才保障与制约系统

        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流失不可避免,媒体应该理解和尊重媒体人才的选择,但是人才的频繁跳槽势必会对媒体的经营与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人才离职在很多情况下会相应地带走媒体的内容资源和客户资源,以及一些实用的管理方法,甚至令媒体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危害至此,这就要求一方面媒体建立留住人才的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制约人才离职的机制。留住人才,主要应体现在尊重人才的策略上。首先建立激励机制,不仅要给予人才必须的物质保障,如现金、住房、津贴等,而且还应在其心灵满足上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如荣誉、职称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智者多得的奖励特征。其次,还要努力营造适应人才生活和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体现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关怀。

        以此将人才的自我实现价值与媒体的发展事业有效结合,保障媒体经营与管理秩序的有条不紊。而关于制约人才,着重应表现在人才离职的规范上。首先,从聘用合同制着手,在员工入职前拟定好合同,对员工在服务年限、离职后的补偿费用、保护媒体商业秘密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分清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其次,值得强调的是,需要全国范围的媒体合作建立统一的人才流动系统,着重保障人才输出方的利益要求。现如今,媒体挖墙脚是常有的事,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业道德。要想规范此类行为,不仅要对员工个人做出约束,还应对员工流动的媒体输入方做出责任要求,令输入方对输出方做出补偿,减少输入方的损失。

结语

        本文对于以上解决传统媒体经营危机的策略主要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进行简要的论述,在每条建议的具体做法上还不够细致,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服务。毕竟,传统媒体经营危机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并非可在一朝一夕彻底化解。但是必须承认,媒体市场的需求决定了经营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成功的关键。然而,面对如今的传媒市场环境,传统媒体基于广告的盈利模式已开始失效。要想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经营危机,传统媒体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深耕内容优势,塑造新的传播平台,延伸盈利模式的范围,让产业链条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


参考资料《
中国媒体行业全景调查及发展动向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KOL营销渗透全行业赛道 短剧有望成为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KOL营销渗透全行业赛道 短剧有望成为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短剧和KOL营销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短剧“短、平、快”的特点,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这种情感共振可以转化为品牌忠诚度和购买力,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而KOL则可以借助优质内容来增粉,也能更有效地绑定自身商业价值和粉丝势能。

2023年09月25日
黑胶唱片市场火热复苏——是久别重逢更是涅槃重生

黑胶唱片市场火热复苏——是久别重逢更是涅槃重生

虽然黑胶唱片市场的复苏带动了实体唱片店的回暖,但纯做唱片店成本很高,采购、房租、运营都成本高昂,唱片也从一种音乐的传播载体,变成独特的收藏品,销量必然下降。当前线下的唱片店屈指可数,对整个行业的贡献杯水车薪,店主更多是出于情怀开店,盈利艰难。相比之下,一些具有很强社交属性的线下空间平台,可以让黑胶与咖啡店、书店等融合后

2023年09月12日
网剧现实题材备受关注 未来不断向微而精、短而美方向迈进

网剧现实题材备受关注 未来不断向微而精、短而美方向迈进

2023年1-2月,市场供给集中在现实题材类,传奇题材、公安题材、科幻题材亦上档较多。其中《狂飙》《三体》《少年歌行》《浮图缘》等对市场大盘贡献显著。

2023年04月11日
IP孵化促进有声读物市场蓬勃发展 未来持续聚焦付费内容生态

IP孵化促进有声读物市场蓬勃发展 未来持续聚焦付费内容生态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特别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在线内容消费群体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听书人群成倍数增长,2022年中国有声读物行业用户数量约为4.2亿。

2023年03月21日
我国电影产业:“内容救市”“技术救市”将是必然趋势 电影+衍生品模式大有可为

我国电影产业:“内容救市”“技术救市”将是必然趋势 电影+衍生品模式大有可为

然而,2020年到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票房发生较大波动,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影院停摆,票房惨淡,下降至203.11亿元;2021年随着疫情好转票房回暖至470.33亿元,但是在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加上居民消费降级,且国产影片供给不足质量不佳,国内票房再次下降至299.5亿元。

2023年02月09日
我国电影衍生品行业:众筹预售模式兴起 产业正向成长期过渡 未来行业发展道阻且长

我国电影衍生品行业:众筹预售模式兴起 产业正向成长期过渡 未来行业发展道阻且长

电影衍生品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游授权者、中游设计开发商和下游销售商三大角色构成了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集群,且三大角色互相渗透,尤其是上游和中游联系十分紧密。

2023年01月30日
我国在线音乐行业:版权非独家时代下竞争核心发生转变 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我国在线音乐行业:版权非独家时代下竞争核心发生转变 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约为28亿元,到2020年其规模便达到1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的增长率高达46.2%(CAGR)。而且,近两年音频直播迅速崛起,推动了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增长,因此预计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2亿元。

2023年01月16日
多端驱动因素叠加 拉动影视行业疫后修复

多端驱动因素叠加 拉动影视行业疫后修复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国内电影票房从2011年的131.1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72.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68%。观影人次从2011年的3.3亿增长到2021年的11.7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53%。

2022年1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